索  引  号 11370902004346682K/2020-0917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主要负责人解读
有效性

关于泰山政发〔2020〕6号《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解读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2020- 07- 28 信息来源: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制定《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必要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和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一市(校)一案”编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鲁教职字﹝2020﹞4号)精神,全力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20]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聚焦职业教育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我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是我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对系统谋划全区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三部分。附19条任务清单,3项重点突破项目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大会部署,坚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这一发展主线,以服务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产教深度融合、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密切对接的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总体思路。1.夯实职教基础。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性作用,培养拥有较强生产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劳动者,同时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2.培育办学特色。以特色名校建设为抓手,实施品牌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幼儿园建设三大战略。3.深化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紧跟区域行业企业需求,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劳动者。4.创新办学理念。着力推进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三)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1. 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2.落实政府职责,强化政府统筹工作机制,把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列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3.建立经费长效稳定保障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确保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4.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落实学校五项办学自主权政策措施。5. 巩固提高中职办学水平,逐年提高中职教育办学规模,发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6.强化职教社会培训功能,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能力。7. 深入实施中职学校水平提升工程,引导学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将文化中专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精致校园,以信息化引领的智慧校园,以品牌专业带动的技能校园,以升学为重点的职教高考校园。8.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动态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培育优势特色专业,增设软件与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方向)、幼儿保育、航空服务等专业,建设计算机、学前教育和现代旅游服务三个专业群。9. 创新职业教育育人机制,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教学标准。10.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新设专业的实训室建设,逐步推进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建设适合中职教育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对接泰山区人工智能示范区建设,打造高起点、高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11. 建设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三年内建设10个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以上。12.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活动,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征求意见情况

由区教体局着手起草《实施方案》,征求并采纳了区委组织部等14个部门的意见,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最终形成本《实施方案》的送审稿。

相关文件:泰山政发〔2020〕6号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山区推进全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