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2494290916J/2024-0629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有效性

《关于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3号)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4-07-16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金光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这些政策不仅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一、发展现状

(一)立足优势特色,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立足区位优势和农业实际,提出发展泰山茶、大樱桃、高效蔬菜、猕猴桃、黄金梨等特色产业,培育食用菌、中草药、北美冬青、食品加工等优质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以现代食品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打造了以亚细亚等为龙头的预制菜产业集群,以泰山啤酒、亚奥特等为龙头的液态食品产业集群,以普瑞特为龙头的现代食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山农农牧等为龙头的宠物饲料产业集群,以大江食品等为龙头的粮油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省庄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奖补资金1000万元,徐家楼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小津口村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二)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产业。依托山水资源、地方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打造包装推广环泰山风情景观线度假之旅、中部历史人文观光线文化之旅、东部沿汶河休闲观光带生态之旅、西部高端城市旅游休闲之旅4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沿四条景观线路,大力开展以休闲旅游为主导业态的风情小镇的创建,同时高标准打造“魅力津口、女儿茶乡”、“一叶天成、浪漫乡村”、“民俗旅游、好客埠阳”、“石榴之村、秀丽白马”、“石敢当故里、大美邱家店”等各具特色的乡村精品景点,串点成线。通过专场促销、旅交会推介、旅行社外联促销、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推介等多种方式加以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体验泰山乡村旅游。

(三)实施龙头带动,延伸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监管,支持食品加工企业依托茶叶、乳制品、蔬菜等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明显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使之成为食品加工业的第一车间,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完善生产体系,鼓励有实力的食品加工企业加快建立完善的产品营销、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体系,并适度向与食品相关的包装材料、专用容器等领域拓展,增强对协作配套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泰山啤酒、泰山酒业、亚奥特、亚细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齐泰食品、赫蔚煊、新农方舟、冬至水饺等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发挥带动作用。

(四)创新营销方式,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力。实施“互联网+”,建设了小津口、叶家庄等泰山茶淘宝村;搭建了泰山茶产业大脑平台,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营销的有机结合。实施“物流+”,建设了速恒物流、天庆物流等一批农产品物流园,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实施“泰山旅游+”,建设了、泰山国际花木城、泰山民生物流园、泰山茶博城、泰山茶叶批发市场、茶旅小镇等大型农产品营销集散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后劲不够强,发展前景受限。近年来,我们把泰山茶、苗木花卉、生态乳业、有机蔬菜、休闲农业、针织加工作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来抓,但涉及主导产业的省级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6家和66家,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只有27家,而且大部分企业只是局限于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不多。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受到限制,大的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只有2个。另外,产业融合程度不够,部分产业融合示范点仅限于简单的休闲采摘、吃喝玩乐,规模超过200亩的不到20家,高端精品民宿不到30家,纳客能力和消费能力不足。

(二)少数载体单一,休闲纵深较短。像邱家店万家乐休闲采摘园、省庄大河峪猕猴桃采摘园、省庄北部山区茶园等一些休闲农业场所主要是采摘、赏花、品茶、游玩等项目,但是种类较少,除了采摘之外儿童老人游玩的项目少,场内提供农家乐的较少,游客采摘完就走了,留不住客、形不成人气,提供的休闲载体还比较少,在吃喝玩乐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休闲纵深,游客有钱花不出,采摘园去了采摘其他收入挣不到。由于建设用地指标和大棚房治理,乡村旅游休闲场所提供的建设场所较少,面积不大,有的没有,规模较小,形不成集聚效应。

(三)发展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乡村普遍面临着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管理知识、高质量信息等创新要素缺乏难题,具体表现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土地资源难以整合、资金技术普遍短缺、市场拓展渠道不畅、数据信息闭塞滞后以及人才回乡入乡创业不易等,致使乡村的稀缺价值资源难以得到聚合创新,特色产业发展乏力。

(四)产业链条不完整,规模小。要将乡村的特色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必须将现代生产要素和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链。近年来,我区已经发展并形成了一些乡村特色产业,但是存在经营分散、规模偏小、有生产无产业、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稳定性弱等困境,难以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产业做大,进而关联到产业链条短且较为低端,产品以粗加工为主,加工转化率、产品溢价率较低,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较低。

(五)资金投入还不足。产业融合发展资金缺口仍比较大,省市涉农统筹整合资金中,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资金较少,而且近几年省级认定的农业产业强镇、乡土产业名品村、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等,仅有荣誉称号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强,单靠区、镇村投入还远远不够。同时,虽然各级都成立了农业发展信贷担保和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但在具体操作实施方面限制条件还很多,还只是看得见、使用麻烦,还需要让各类资金放得出,用得起,发挥作用。

三、发展对策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开展招商引资集中专项行动,瞄准产业招大引强,积极开展各种招商活动,掀起招商引资浓厚氛围;瞄准产业头部企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跑手续、争项目、争资金。投入不足始终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农业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各级在涉农资金整合中可以明确一块用于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对于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在土地、资金等方面提供帮助,让他们愿意下乡,愿意投入。

(二)精心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小升规、企业技改升级、企业上市梯次培育”三大行动,引导亚细亚、亚奥特等企业改造升级,培育普瑞特、泰山啤酒等种子企业尽快上市,着力打造预制菜、酒水茶、奶制品、宠物饲料、粮油加工等五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新高地,确保规上企业数量和营收实现双增长。

(三)提升为企服务水平。进一步牢固树立为企服务意识,积极对接要素保障部门,多举办一些银企对接会、企业洽谈会、企业培训会、招商引资会、外出实地考察等活动,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平台,打通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项目运作能力,助力农业企业做大做强。自觉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十分重视休闲、旅游农业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休闲、旅游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旅游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增加休闲农业建设用地指标。单纯的农业如果没有建设场所,就无法实现三产融合,无法真正成为休闲场所,无法提供好的服务,更无法留得住人。一些好的休闲农业项目可以在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放宽和明确,有了建设指标在农家乐、民宿等方面就可以进行建设,实现拉长休闲链条、留得住客、增加收入的目标。

(五)发掘特色资源,打造专属产业。要想形成本土优势,就要发挥当地特色。打造当地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重中之重。在选择目标产业的时候要结合国家的政策,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通过资源合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除此之外,还要看中文化要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换句话说,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创造出属于自己乡村的特色文化,才能够孕育出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因为文化是时间的沉淀,无法被轻易仿去,由此品牌也有了强大的文化后盾,继而减少了市场上其他产品的威胁,最终实现经济振兴大目标。


                                                                                                                                                                                                                                                                                                 泰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5日

联系人:李萍   电话:0538-6280506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