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2004346578F/2024-0293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组配分类 | 重点工作 |
凝聚攻坚力量 奋战经普登记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 更新时间:2024-06-04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泰山区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有解思维,克服普查对象基数大、登记工作任务重的困难,积极探索路径,创新工作模式,普查工作进度与质量实现“双提升”。
“三聚焦”,专班推进,强保障。聚焦力量整合,优机制。成立工业,贸易业,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研发创新,文化产业,建筑和房地产业,服务业等七个专班,争取独立办公场所,配齐办公物资,在县市区中首个实现实体化集中办公。专班成员单位高度重视普查登记工作,建立渠道畅通、互动紧密、运作高效的协调机制。科学划分工作职责,健全完善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加强信息互通,形成工作合力,合力攻坚落实。聚焦定向突破,抓攻坚。聚焦四上企业年报,指导各街道(镇、乡)、园区聚力规下企业摸底数摸真数。重点关注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明显不符合实际、账实不符的问题,紧盯应付职工薪酬、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折旧、营业成本等易错易漏指标,采取部门督、会计算、现场核等方式,加大数据摸排力度,确保数据应统尽统。聚焦压力传导,抓落实。区委把普查登记列为近期头号工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听取专题汇报。组建高规格工作群,各街道(镇、乡)、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工作进度、数据挖潜、报表质量等每天汇报当天普查登记进展情况。区领导针对普查登记数据质量专门召开“一对一”调度会议,对11个街道(镇、乡)、园区逐个梳理情况,精准反馈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实行“日通报”制度,每天对普查登记工作进度、数据审核情况进行通报,累计形成工作通报、专报16期。
“三抓实”,分类施策,保质量。抓实深入挖潜。结合投入产出数据和财务报表对比核查,督促企业对相关数据应统尽统。对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企业的薪酬、折旧等易错指标比对平均水平进行再核查再挖潜。采取“线上+线下”,分专业对新入库企业进行全面核查,纠正企业对营业收入、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等重点统计口径理解偏差,并督促企业及时做好数据修正、整改落实。抓实审错改错。对指标极值等问题实时监控,督促当天完成修改。从上报率、毛利率、折旧率、税负比、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户均营业收入、户均增加值、人均应付职工薪酬、增加值率等方面分行业、分处镇对比分析填报水平,及时提醒相关处镇注意可能存在偏差的指标。加大和市局沟通,对目标进度、行业划分、平均水平等问题研究寻求更优解决方案。3月20日以来,泰山区共修改四类错误4085个,错误减少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抓实结构优化。下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及时查询核实企业主要业务活动,加强对工业总产值、战新产值、生产能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能源专业等报表的审核和指导。选取个体户表相关指标,设置显示模板,分行业进行排序,通过核实消除极大极小值。设置计算指标,选定户均雇员人数、人均雇员支出、房租占营业收入比重、经营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网络收入比重等,进行排序筛选极值,分处镇汇总分析平均水平,强化数据分析对工作的指导推动作用。
“三强化”,多维赋能,抓质效。强化业务人员培训。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聚焦普查指标含义、易错遗漏事项、入户流程技巧、普查重要意义等内容,组织全区普查登记工作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实现全覆盖。同时,在普查登记过程中,针对普查“两员”遇到的实际问题,对部分“两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培训,有效提升普查“两员”的业务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强化查询模板编制。针对市局通报的各类问题,精心编制各类查询模板180个,并召集各街道(镇、乡)、园区普查办工作人员,及时培训模板使用方法,指导工作人员使用模板进行问题查找和汇总。模板编制以来,各街道(镇、乡)、园区通过模板查询修改问题9850个,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强化工作指南指引。根据数据上报情况梳理问题原因和整改方向,及时补充修正《填报指南》并下发到各街道(镇、乡)、园区,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查找问题源头,综合运用面对面沟通、讲解以及编制审核要点和问题解答等,合理安排登记录入和逻辑错误改正,在确保进度的同时逐步消除逻辑审核错误。
下一步,泰山区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做好五经普登记冲刺收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