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2004346631B/2024-0279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岱庙街道办事处 | 组配分类 | 年度计划 |
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2024年度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岱庙街道办事处 | 更新时间:2024-06-03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岱庙街道将按照“11453”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区委“11645”工作思路,锚定全区考核位次进二争一目标,以“抓党建、树品牌”“抓产业、上项目”“抓服务、惠民生”“抓作风、强队伍”为主线,突出项目策划、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红色物业五大板块,强化绿色、安全、稳定三项保障,全力建设“文旅繁荣、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居民富裕”的现代化强街。
(一)凝神铸魂抓党的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把“两个维护”贯彻到履职尽责各方面全过程,以“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推动各领域工作有党组织兜底、有党员引领。
1、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召开街道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全面总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论指导实践,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过硬成果。
2、品牌示范助推基层党建。以品牌建设为抓手,高标准部署“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亮点”工作,筹划布局基层党建。一是打造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好、群众基础好、战斗力强的“三好一强”党支部创建品牌。严格规范党支部评星定级、网格党支部书记述职等制度,持续提升山东e支部、发展党员纪实公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三务”公开等系统应用质量,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二是打造“党润初心”党员教育品牌。以强化日常管理教育、培育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为目标,加强党员积分管理,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志愿活动等形式,引导党员担任楼长单元长、提供专业服务,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打造“情暖夕阳·银发添彩”退休党员管理品牌。建立《国企离退休党员信息管理台账》,以丽景社区为试点,组建“红袖章”志愿队、评选“银发先锋”,加强退休党员管理,确保退休不褪色。四是继续擦亮“红骑先锋”党建服务品牌。结合全省“两新”领域党的组织覆盖质量不高专项整治行动,为重点企业、商圈建立实体性党组织,对新领域新就业群体,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
3、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首要位置,压实“一岗双责”。聚焦巡察整改,全面梳理4个方面13项整改任务、32项具体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问题、任务落实、包保责任“三张清单”,明确领导干部、机关科室、社区村“三级责任”,确保问题条条整改、件件落实。特别是针对“社区村集体企业未纳入街道‘三资’管理,形成体外循环,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的问题,要求各社区村公司账户交由财管中心代管,实行双印鉴管理,由财管中心对企业公章、财务章、合同专用章进行代管,同时探索聘请第三方对社区村集体企业账务进行代理记账,切实加强集体企业监管。
4、多管齐下做优社区治理。按照“物业融网·红暖万家”工程提质扩面要求,拓展丽景、洼子、岱西等社区物业服务项目,争取为全市基层党建交流会提供现场;聚焦一老一小,以南关、元宝、花园等社区为试点,探索医疗资源下沉,结合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做实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争取为全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场观摩交流会提供现场和典型发言。定期开展优秀星级网格员、楼长单元长评选表彰,增强物业、协辅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性。多方链接资源,拉动驻地单位、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等成为“幸福合伙人”,推动人财物下沉社区,壮大社区治理力量。
5、强化保障做优强村公司。“一公司一方案”培优强村公司,力争2024年营业收入全部过400万,其中3家过千万,成功上报纳统3家。一是托清“三资”家底。结合各社区村集体资产多用于房产租赁的实际,由街道经发办、招商办、财管中心等部门牵头制作《招商手册》,探索零散房屋“打包”、多社区村“联合”出租等模式,盘活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入。二是探索规范管理。聘请有资质的代理记账公司进行代理记账,并将财务数据录入“三资”管理平台,实现区、街道、村三级实时监督。街道代管村办企业的公章、财务章、合同专用章,实行“双钥匙”管理;监管账户实行双印鉴管理,确保村办企业用章安全和资金安全。年底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村办企业的账务进行全面审计并做出绩效评价,提出财务改进意见,确保会计核算真实完整,资产保值增值。
6、招才引智驱动创新发展。聚焦考核指标,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做好高层次人才招引。针对国家级人才工程申报,聘请猎头公司多频次、高精度引进高层次人才。针对海外人才和外国专家层次高、匹配度低的情况,通过地毯式背调,制定一人一策,点对点开展工作。二是做好青年人才摸底。早谋划、早下手,提前摸清摸实毕业学生、五大行、属地医院等相关情况,通过举办大型招聘会、实地走访等方式提升就业率。三是做好企业人才帮扶。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摸底,重点掌握因破产改制等原因离开企业的技术人才当前的工作状况,对已经自主创业的,在充分评估企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择优给予政策、融资扶持,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优秀的未创业人才,主动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商业计划,同时为他们提供如免费办公场地等扶持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鼓励他们积极创业。
(二)聚焦聚力抓经济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引领、现代服务业产业特色鲜明、新型工业化加快数转智改为抓手,策划实施40个重点项目,掀起项目深化年热潮。
1、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强街。整合街道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融入全市全区战略规划,扛牢文旅“二次创业”主城担当,全力争创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一是加速推动重点项目。围绕泰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积极策划包装老县衙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争取上级资金给予支持,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属地责任,积极推动3A级景区早日复牌;结合沿奈河夜经济项目,统筹利用街道、河道有利资源,以泰山夜市为基础,融入历史文化、文创产品,打造升级泰山夜经济品牌;泰山大酒店文旅综合体项目包含餐饮、客房、技能鉴定培训中心、总部办公4个功能区,承办政商接待、文体会赛等主题活动,持续加强对外招商,引进泰岳燃气、山东港口等十余家企业总部入驻;加快热电厂工业文旅、天禧宝格莉艺术宴会酒店、南关文旅综合体、京东云仓等项目对接洽谈,争取早日落地。二是做好全域旅游文章。为更好吸引年轻客群打卡消费,结合文旅资源普查,做足美食文章,打造数字美食地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梳理老街巷、老牌坊、老地名、博物馆等资源,绘制历史文化地图,引导游客游历泰城访古问今;以蓝海、亚朵为核心,培育一批高端精品酒店,骏骋和平、云朵·家、汉庭、如家等多家商务宾馆上半年投产运营;洽谈招商月星购物公园、九号汤泉等一批娱乐休闲、文化体验、特色消费项目落户街道,让游客有得玩、留得住。三是创新繁荣文化产业。按照省委宣传部“黄河大集”有关要求,统筹运营老县衙、博物馆、步行街等文旅资源,打造泰山(通天)文化大集,引进齐鲁名吃、传统非遗、旅游商品、文玩书画、民俗展演等业态,将营业时间由周日上午拓展至周末两天和传统节庆,预计年可接待游客300余万人,实现交易额2000余万元。弘扬泰山皮影、泰山面塑、吕氏锔艺、传拓、瓷刻等特色非遗项目,打造集“观光体验+研学实践+精品文创”于一体的发展模式,鼓励泰山皮影、大世文创等企业开发文创商品,创新打造以皮影为题的“忒皮啦”披萨店、灯影包子等餐饮品牌,通过产业化手段让非遗在传承中产生效益。
2、打造现代服务业强街。依托三大特色产业带和三大中心,顺应“双创”“互联网+”新潮流,高起点推进商贸区提档升级,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打造街道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1月,巨鼎餐饮、万佳宜康两家企业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2024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清单。一是开工投产一批商贸流通项目。五马智慧农贸港项目已完成各项手续办理正式开工,10月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力争年底完成装修并交付700套商铺用于回迁营业。煜阳广场项目占地21.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的商业街区和两栋商务楼,目前地块已拆除完毕并完成立项,计划8月完成项目手续办理,进行基础施工。皇亭览岳上半年完成全部配套建设交付使用;南关中药材批发市场项目定位建成江北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争取上半年签约落地。二是分类施策促进楼宇经济发展。利用盘古、泰山大酒店等成熟商业楼宇,重点围绕未来产业、高科技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总部企业;同时鼓励业主对老旧楼宇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楼宇品质档次,发展共享办公、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腾跃数字工业大厦项目拆除剩余2户,尽早开工。光大银行泰山支行拟搬迁至天颐金融大厦,改造建设总面积3000平方的办公业务中心,上半年投产运营。华侨数字大厦项目由市城建集团对原华侨大厦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成面积3万平方的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资产购置工作已接近完成,正在进行方案设计。三是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依托东岳大街金融产业带有利条件,再引进洪泰基金、科创基金、天津银行、浙商保险等一批金融类企业。泰安市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由广东利泰制药拟投资5亿元,在新六中南临三友和东关地块建设占地面积40亩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涵盖体检中心、慢病康复中心、智慧型医用物资SPD、中医药制剂中心,目前正在编制设计方案,争取早日签约落地。按照“一事一议、一校一策”的原则,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常态化联系纽带,打造泰山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集群,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3、新型工业化求突破。强抓企业培育,推进数字赋能,促进两化深度融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鲁岳滑移装载机智能化生产线技改项目投资536万元,计划购置国产大型台式激光切割机、装备行车、等离子割管机等,采用智能化自动装备线技术工艺,建设2条滑移装载机智能化生产线,建成后可再提升鲁岳公司滑移机产能150台/月。厚丰新能源汽车热交换器项目投资600万元,腾空2400平方车间,引进真空炉、翅片成型、铆接等生产设备和爆破、脉冲、清洁度等检测设备,建成新能源汽车热交换器生产线2条,建成后可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热交换器产能20万台套。巨菱钻探海洋装备表面处理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一座海洋装备表面处理喷涂设备,满足海上钻井平台技术要求,目前项目单位已编制环保审查表,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联系购买VOC排放指标。二是实施一批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项目。云名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200万元,利用绿珍蔬菜市场大棚顶棚及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已完成高技术投资立项及其他手续办理,计划上半年建成投产。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国信特来电投资2000万元,计划在泰山区范围内规划建设20处新能源汽车服务区,安装直流充电桩200个。泰安数智供应链平台项目由中铁十四集团兖州国际陆港物流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国资推动的区域型物流数据平台,目前项目单位正与山东路桥集团合作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三是实现“飞地工业”新突破。抢抓与徂徕镇结对共建的重要契机,依托徂徕镇工业用地资源优势,全力引进一批工业项目;加大现有资源挖潜力度,招引嘉特瑞新型材料等一批工业企业总部落户街道。
(三)用心用情抓民生保障。项目化推进城市更新、安全稳定、福利救助、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1、有序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对已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所涉及的80个小区、24栋楼、居民7507户,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推动应开尽开,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过硬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期,让政策红利更快惠及群众。辖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165个未改造小区已全部列入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共计面积61730.52平方,涉及居民9850户。
2、破题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力加快金星、灌庄、南关、五马、泰煤机五大片区旧城改造,力争年内18栋2542套竣工,达到回迁条件。灌庄棚改项目加快1#、5#楼建设进度和E6地块手续办理。南关城中村改造项目B区8#、12#、13#楼争取上半年完工交付,并对14#楼开始复工建设;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D片区开展实地调研,完成招标手续后开展实地测绘及设计研讨;会同区工作专班,协调市区住建局,多渠道争取支持,持续探索天宏社会购房户遗留问题化解路径。金星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5#楼争取10月交付回迁,同步加快6-8#楼土地性质调整、规划校核及各类建设手续办理;推进青年路回迁地块的规划调整、土地征收及开工建设;加快铁路北配套老年公寓规划调整及开工建设。五马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依托区专班尽快处理绿佳百城股权纠纷问题,积极筹集资金用于加快1#、2#回迁楼项目复工和建设交付。泰煤机棚改项目要依托区工作专班,督促指导泰煤机制定一期、二期已建成住宅的分配方案,力争上半年交付回迁。
3、全力护航社会安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燃气专项整治、火灾隐患排查等工作,杜绝监管盲区和监管空档;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土污治理及城市防汛,促进燃气用电、建筑工地、校园安全检查整治常态化。守牢信访稳定底线,建立矛盾排查机制,发挥社区网格员“触手”作用,定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防范上来;建立依法化解机制,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坚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建立专班推进机制,调整优化专班配置,整合纪委、政法、公安、司法等部门力量,综合施策,推动问题尽快解决。
4、全面兜底公共服务。在保证现有幸福食堂正常运营的基础上,为不具备条件的社区设立幸福午餐配送点,利用中央专项配套资金,让辖区70岁以上老年人普遍享受优惠政策。在金星、元宝等社区新建一批高标准养老服务机构,感恩亭椿萱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项目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在医养结合、特困人员照护等领域,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深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力度,依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高标准打造街道“中医馆”,着力于中医理疗项目和适宜技术推广,组织中医药进社区、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敬老院、进企业义诊。全面实施教学为本“品牌提升工程”、德育为先“育心立行工程”、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工程”、安全至上“平安校园工程”和“教师成长工程”,强化课后服务、招生入学、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等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从严从实抓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下大力气抓好科级干部、机关中层和社区村“两委”三支队伍建设,持续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打造能打敢拼的“岱庙铁军”。
1、一线锻炼培养。深化“学习型街道”建设,定期邀请市区部门业务骨干为街道、社区村干部开展现场授课、交流研讨、外出学习等,加强系统培训和实操演练,以大局、高维、前瞻的视角,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知识储备,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和信心。坚持以人促事、以事炼人,将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助企纾困、维稳处突等中心工作的“第一现场”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赛马场”,推动党员干部向一线走、到一线练,以实干实绩彰显忠诚担当。
2、强化激励约束。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社区村书记分类考核制度,通过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观摩打分、年度述职评议等形式,为干部提供同场竞技、比武亮相的展示平台,让领跑者处处领先、落后者知耻后勇,切实提振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精气神,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少干多不一样、干好干孬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3、择优选拔使用。把是否做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作为选用干部的唯一标准,将干部提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的考察酝酿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部门壁垒的条条框框,坚持“以担当论英雄”;严格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通过组织推荐、群众公认、纪律审查等方式,按照依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原则,鼓励个人自荐、竞争上岗,把专业强、素质高、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选出来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