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2MB2863555K/2024-037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组配分类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有效性

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更新时间:2024-06-28

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标任务,按照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在区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落实《泰山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及其责任清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

一是加强领导,抓好规划落实。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形成了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负责人抓落实的的良好普法责任工作机制。二是明确重点,认真学法用法。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全体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强化学习宣传贯彻,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审批工作的实际行动上。三是丰富形式,加强普法力度。充分运用泰山区政务服务大厅这个平台,利用大厅电子显示屏、公告栏、触摸显示屏、服务事项查询机等设施备,设置法治宣传栏或法治阵地,加强与电视台等媒体普法合作,依靠媒体的力量,加大普法力度,督促问题整改,促使民生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依托“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爱山东”APP(泰山区)等阵地,及时宣传《行政许可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开展行政执法普法工作。四是立足业务,创新普法方式。以审批科室为单位,建立普法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普法志愿服务,在每个楼层设置导服台,帮助企业和群众代办帮办业务,宣传法律知识。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工作信息。

(二)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持续优化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进一步延伸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在落实企业开办“1545”模式的基础上,建设“泰政惠企”工作室,整合6个部门、4类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咨询、金融咨询、一年“免单式”法律咨询等生产经营后续服务,印制服务手册及登记台账100本,对埠阳庄茶厂等多家企业开展服务10余次。截止11月底,泰山区市场主体达到14.75万余户,同比增长约14.17 %,今年新设市场主体18376户,其中,企业新设6749户,个体新设11627户。注销各类市场主体12922户,同比增长73.31%;注销企业3926户,同比增长39.46% ;注销个体8996户,同比增长36.39% 。二是开展“企业登记核准官”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企业登记核准官”制度,优化相对集中审批权,让企业办事从“逐项办”变为“一人办”构建真正的“审核合一”,做到即时办、马上办。6月20日,省市场监管局正式批复泰山区作为“企业登记核准官”省级试点,联合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等部门开展企业登记从业资格考试,共聘任核准师28人,指导员38人。三是深化企业注销模式,向特定许可行为延伸。进一步深化“公益代位注销”模式,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上半年已顺利完成两批业务,共计注销201户。与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在全市率先出台《泰山区依职权注销食品经营许可指导意见》,通过审批与监管的有效联动,推进食品许可退出便利化,解决“僵尸食品企业”长期占用社会资源、经营场所地址和监管资源的问题。截至目前首批符合注销条件的149户已进入公告程序。四是持续开展云短信提醒。持续深化“证前服务”,营业执照办理进度短信云提醒以及证照临期提醒服务,截止11月底,共发送短信数量15157条,电子营业执照现场累计下载11831件。五是延伸政务服务,打造特色政务园区。与速恒物流园打造“企业服务中心”试点,做到便企利企,让企业进园区不再为办事发愁。全力打造“物流一件事”,实现企业开办、银行开户、货运证件办理不出园区;在农高区服务大厅设置企业开办、项目立项等服务前移窗口,联动办理企业40多家,现场受理业务20余件,提供咨询帮办服务300余次。六是创新"1314"林、地并联审批服务模式。优化泰山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程序,更好服务急需落地建设项目,制定了“泰山区林地1314并联审批实施方案(试行)”,通过联合组卷的方式实现“用林用地融合办理”,缩短审批时限,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七是高效开展诊所备案工作。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做好诊所执业由许可准入改为备案管理,梳理出现存在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所目录,并妥善做好直接改备案的工作。目前,与区卫健局等主管部门主动多次对接协调,共同制定出《“诊所备案管理”审管联动工作机制》,为高效开展诊所备案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八是突破系统难题,填补泰山区“空白”。盲人医疗按摩所执业许可审批作为泰山区首次触及的事项,区审批局通过学习其他县区先进经验做法,认真查阅相关政策规定,梳理办事流程,模拟系统录入,主动寻找突破点,主动与区残联、卫健局等部门协调确定审批流程和审查标准,并以专题会议的形式解决审批衔接中遇到的难题,最终成功发放泰山区首家盲人医疗按摩所执业证,实现了泰山区盲人医疗按摩从“无”到“有”的突破。九是承接做好社会事务“民生试点”工作。承接市局“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联审联办”试点后,积极与区教体局等8部门召开工作推进会,共同商讨泰山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联审联办机制,拟制了《关于制定“校外培训机构”联审联办工作机制的通知》及审批事项服务指南,组织相关科室共同到潍坊市滨海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学习相关经验做法。针对“放射诊疗许可校验”审批事项,承接了市局放射预评价报告审核“自主批、网上办”试点,目前已与市局民生事务科多次对接协调,依托市级自主开发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预评价“开卷式”审批系统,实现“放射预评价报告审核”审批业务一张问卷、自主申报,一张导图、统一标准,一个系统、自己审批。业务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缩短至“1小时办结”,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企业群众的好评。

(三)聚焦项目领域审批提速,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

一是优化要素保障,延伸项目服务链条。建设泰山区重点项目审批协调服务工作室,为26个重点项目提供面对面管家式服务,协调5个部门解决问题33个,新增绿卡项目3个,总量达到17个。相继推出“开工一件事”、“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与施工许可集成审批”“验收即办证”等项目审批领域多个“一件事”场景。山东味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鲁能电缆有限公司(鲁能智能输变电制造基地项目)等9家企业成为全市首批受益企业。二是优化全流程,力促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坚持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开展重点项目攻坚行动,推出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容缺办理”、绿卡服务等机制。将原来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三个阶段合并为工程建设许可一个阶段,将开工前涉及的9个审批事项变成并联审批同步推进,充分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采取“网上申报项目信息,一窗受理申请材料,协同并行审批过程,关联共享审批结果”,实现审批时间提速80%。目前,全区采用并联审批模式共办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49件。聚焦“绿卡”项目手续快速办理,充分发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政务服务大厅事项集中、部门集中的审批优势,进一步畅通“绿卡”项目手续办理通道。目前已成功申报东华4.0,帅迪医疗、威晶节能新材料3个新进绿卡项目。三是优化代办体系建设,建立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坚持服务为先,打造“一个项目、一张清单、一套方案、全程代办”的一站式泰山小美服务新模式。坚持重点项目私人帮代办服务模式,突出专人跟踪、全程跟踪、面对面跟踪“三跟服务”,针对不同项目不同事项情况提供“点对点”个性化服务。坚持“重点服务项目、服务重点项目”思路,立足新型工业化强区战略定位,实行“项目专员”制度,一个项目明确一名项目服务专员,统筹推进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为重点项目提供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业务咨询、材料指导、协调办理、信息反馈等定向订制式服务,精准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项目推动对症下药,切实提升重点项目服务质效。

(四)加强制度健全完善,筑牢法治建设屏障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梳理部门权责清单、办事服务指南和工作流程图等,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政府网站”等平台重点做好行政许可信息公示;规范使用各类行政执法(许可)文书,加强各类行政许可档案管理,实现行政许可全过程留痕可追溯管理。对大厅各窗口单位建设全程监控系统,规范文明用语,对行政许可进行全过程监督。对需要现场勘验的执法活动,为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iPad等设备,对执法现场进行全过程录音录像拍照,留存证据。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成立了行政审批业务审查委员会,建立重大执法决策集中审议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审核制度。二是持续健全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制度。根据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实际,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制度。制定了《泰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投诉处理办法》,服务对象到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理事项时,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不满意,或有异议的,均可投诉。制定了投诉处理工作标准,确保投诉渠道畅通。三是不断完善非诉讼纠纷一体化解决机制。在优化政务服务,再造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能的同时,制定了《泰山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及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升窗口服务的十条措施暂行办法》、《泰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工作“十必须”守则》等规定,通过建立“吐槽找茬窗口”、“领导带班”、红蓝马甲全时驻厅服务机制等制度,及时向服务对象宣传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及时征集政务服务意见和建议,邀请社会监督员进行监督,努力把投诉不满解决在窗口,矛盾纠纷化解在大厅,通过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四是持续推进“以案释法”制度。通过面对面指导、免费代办帮办、新闻媒体宣传等方式,向企业和群众宣传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服务政策,提高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利度。同时,借助政务服务大厅暗访曝光等案例,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行政效能警示教育,切实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服务意识,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绝对领导。局党政主要负责人把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行动指引,把法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作为重要工作常态化开展,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夯实基础。一是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二是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行政审批服务局全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对法治队伍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政权力监督等各项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并狠抓落实。三是带头营造法治工作环境。组织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专题学习会。四是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法治建设。统筹部署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按要求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并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局虽然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待加强。二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还有待提升,专业性有待提高,专业人员缺乏。

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工作人员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部分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学习欠深入、理解欠透彻,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能力薄弱。三是我局担负着审批工作任务较重,执法水平和执法装备等保障能力较薄弱,与执法需求不相匹配。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泰山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及其责任分工方案,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夯实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学法力度,扎实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确保“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落到实处。把法治宣传与实际工作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法治宣传与全局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学法形成常态化,不断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质能力,推动法治观念内化心、外化于行。

三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能力,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增强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做到公正执法、依法执法,规范执法,同时重点抓好关键科室、关键环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事项监督,全面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