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2MB28297522/2024-036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组配分类 检查制度及标准
有效性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制度、标准)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表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更新时间:2024-06-26

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表

检查项目 (一级

检查项目 (二级

序号

检 查 内 容

69条对应 条款

检查结果(符合

/不符合)

问题描述

1.食品安 全 管理

食品安全 管理制度

1

有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原料肉贮存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 、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食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安全自查 制度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清洁消毒制度等食品安全制度 ,制度符合企业实  际

其他



2

各项食品安全制度有效运行 ,并有相关记录

其他



3

“三标 ”管理情况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等标准管理制度 ,公示所执行食品安全 标 准目录清单 ,在生产工序或关键环节设置 “管理看板 ” 、生产操作规范(标  准) 、岗位操作规程

其他



4

建立风险信息收集制度 ,针对同类品种企业在监督抽检 、舆情、投诉举报、 监管部门告知等暴露出的风险开展自查、防控。

其他



食品安全 管理人员

5

应配备有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员 ,有条件的配备食品 安全总监)

11.1



6

企业对主要负责人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并有培训、考核记 录

11.2



7

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35条禁业处罚人员不得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1 .3



8

职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有效运行 ,并有培训记录

11.6



2.原辅料 采购

原料库管 理

9

专人负责出入库登记 ,有原料出入库记录

3.3



10

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有专人管理,贮存条件符合要求。

7.1



11

仓库温湿度符合要求。

7.5



12

食品添加剂应当专门贮存 , 明显标示

7.2



进货查验 记录

13

查验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供货者的许可证 、产品 合格证明文件等 ;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 ,有检验记 录。

*3.1



14

有进货查验记录 ,记录内容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 规格 、数量 、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 、保质期 、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 地址 、联系方式等 真实 、完整 ,记录 、凭证保存期限符合法定要求

*3.2



15

抽取几批次成品对生产投料记录进行倒查 ,使用的原辅料 、添加剂 、相关产 品的品种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凭证一致

*3 .2



3.生产过 程控制

更衣 、洗

手消毒

区控制

16

从业人员未经更衣 、洗手、消毒不得进入生产车间

4.12



17

更衣设施数量与从业人员数量匹配 ,工作衣帽与个人服装、物品分开放置

2.5



18

清洁作业区洗手 、消毒设施能正常使用 、无损坏 ,与消毒设施配套的应为非 手动 式水龙头

2.5



19

洗手 、消毒设施数量与从业人员数量匹配 ,并在显著位置标示出洗手 、消毒 方法

2.5



20

手部消毒容器 、鞋靴消毒池 、酒精喷雾消毒器按要求添加消毒液

2.5



21

更衣 、洗手、干手 、消毒等个人卫生设施应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 、消毒

2.5



22

来访者、非从业人员进入车间应遵守和从业人员同样的卫生要求

4.12




厂房车间 控制

23

生产车间出入口安装挡鼠板 、纱帘、风幕等类似装置 , 防止鼠类昆虫侵入

2.10



24

门、窗应能密闭 ,可开启窗户应安装易于清洁的纱窗 ,纱窗清洁完好

2.6



25

车间地面特别是生产设备下方地面应清洁 ,无污垢 、积水 ,无散落垃圾 ,无 散落 原辅料、半成品、成品 、包材

2.1



26

墙面 、天花板无破损、污垢 、霉变、锈蚀 、蛛网

2.1



27

绘制虫害控制平面图 ,标明捕鼠器 、粘鼠板 、灭蝇灯等装置位置 ,发现有虫 鼠害 痕迹时应追查来源 ,生产车间无苍蝇 、老鼠、蟑螂 、麻雀 、蚊虫 、蚂蚁 等出没

2.10



设施 、设 备 控制

28

供水设施 :食品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规定 ,并使用单独管路输送 ;各管 路系统明确标识

4.13



29

排水设施: 车间排水通畅无秽垢沉积 , 由高清洁作业区流向低清洁作业区; 入口 有地漏 , 出口有金属网罩

2.6



30

清洁消毒设施 :清洁消毒前后的设备 、工器具分开放置 ,拖把 、抹布等清洁 工具 定位 、分类摆放

2.5



31

废弃物存放设施 :垃圾桶 、掉落品存放容器应明确标识 ;脚踏式垃圾桶保持 密闭 严禁用手部开启

2.6



32

通风设施 :进 、排气口安装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 ;清洁作业区空气过滤装置 工作 正常 ;避免空气从低清洁作业区流向高清洁作业区

2.6



33

照明设施 :暴露食品和原料的正上方应使用安全型照明设施/有防爆灯罩

2.6



34

生产设备 、工器具为无毒 、无味 、抗腐蚀 、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 ,其与食品 接触 的表面为光滑 、无吸收性 、易于清洁和消毒的材料制成 ,不与食品 、清 洁剂 、消 毒剂发生反应 ,且完好无损如使用木质材料请重点关注

2.8



35

生产设备 、工器具 、生产用管道 、传送带等裸露食品接触表面应清洁卫生, 无灰 尘、锈蚀 、油污

4.9



36

螺栓螺母等设备零件、工器具应分开放置妥善保管 ,避免混入食品中

4.9



37

生产设备 、设施定期维护保养 ,并有相关记录

2.8




主要设备

设施和工

艺流程控

38

对照设备布局图、工艺流程图 ,确认实际工艺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 、主要生产 设备设施与许可申请材料一致。

若发生变化 ,应当在变化后10个工作日提出变更申请

4.7



人流 、物 料等交叉 污染控制

39

按照清洁度划分生产区 ,划分生 、熟作业区 ,避免交叉污染

2.11



40

清洁作业区和准清洁作业区与一般作业区分隔 ,不同作业区之间的门关闭

2.11



41

生产车间与检验室分隔

*2.2



42

原料 、添加剂 、包材进入车间时应有缓冲区或外包装清洁措施

4.9



43

生产车间内未发现与生产无关的个人或者其他与生产不相关物品

4.12



44

解冻间 、腌渍间 、热加工区 、冷却间 、包装间 、成品暂存区间等对温度有要 求区域 ,设有温控设施并正常运转 ,保证车间温度符合加工要求

4.11



45

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 、消毒剂等化学品明显标示 、分类贮存 ,与食品原料 、半 成品 、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 ,并有相应的使用记录。

2.7



46

无人流 、物流 、上下工序 、生熟交叉 、原辅料、半成品与成品 、生产设备 、工 器具造成的交叉污染 ,生产线上方通道、电机应安装产品防护罩、润滑油收集 盘

4.10



关键控制 点控制

47

对投料、杀菌等关键控制点实施控制 ,并有相关记录

4.8



投料控制

48

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原料 、辅料 、食品添加剂的名称 、生产日期或 批号 、生产厂家、投放数量 、成品数量等)

*4.2



49

有食品添加剂称量记录 ,未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4.4



50

车间未存放变质、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 ,未存放回收食品 ,未发现使用变质 超过保质期或者回收的食品 、原料重新加工食品情况

*4.3 *8.4



51

车间 、仓库等未存放工业盐等非食品原料 ,未存放药品(不含药食两用物质) ,  未存放硼砂硼酸、酸性橙Ⅱ 、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

*4.3 *4.4 *4.6




从业人员 控制

52

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健康状况良好 ,无感染伤口 ,身体无外伤 , 未患 有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病毒性肝炎(甲型 、 戊型) 活动性肺结核 、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六种有碍食品安全的疾 病

*11 .5



53

从业人员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穿戴清洁卫生的工作衣帽 、鞋靴 ,采取束发措 施 必要时佩戴手套、 口罩

4.12



54

从业人员不得佩戴首饰 、手表 ,不化妆、染指甲、喷香水

4.12



55

从业人员不得在生产车间内吃食物、吸烟和随地涕吐

4.12



4.成品出 检验

检验室管 理

56

有食品检验管理制度 , 明确半成品、成品的检验项目和频次

其他



57

有产品执行标准 ,且产品执行标准指标不低于食品安全标准相关要求

*6 .3



58

按照产品执行标准进行检验 ,有检验原始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 ,记录真实、 完整

*6 .4



59

定期与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结果比对 ,确保企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每年不少于2次。

其他



60

不能自检的 ,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6.2



留样管理

61

有留样和留样记录 , 留样和留样记录齐全 , 留样至少保留到超过产品保 质期

6.5



5.成品管 理

成品库管 理

62

专人负责出入库登记 ,成品库收到检验合格证明后方进行成品出库

7.1 7.4



63

需要冷藏冷冻成品 ,冷库正常工作 ,库温符合标签明示贮存温度要求

7.5



64

成品通过托盘堆码整齐 ,隔墙、离地存放 ,放于正确仓位上并明确标识

7.1



成品销售 记录

65

有出厂记录 ,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 、规格 、数量 、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 检验合格证明 、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 、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7.6



6.食品安 全 自 查

食品安全 自查

66

有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 明确自查项目 、频次 ,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自查表

10.1



67

每年开展食品安全自查 ,有自查记录和问题整改记录

10.1



68

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 ,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企业应立即采取整改措 施 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 ,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并通 过省局 “食 品企业自查 ”平台进行报告

*10 .2



7.食品标 签 标识

食品标签 标识

69

食品标签标识符合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9.1



70

未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批号的情况 ,未发现食品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 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9.2 *9.5



其他问题: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