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3709024943048202/2024-0235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第六中学 | 组配分类 | 教研信息 |
山东省泰安第六中学教学研究活动、成果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泰安第六中学 | 更新时间:2024-05-29 |
教研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我校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健全教研体制机制,有独立的教研科室和制度体系,并在2022年被评为泰安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泰安市学校建设类义务教育教研基地;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成立了以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为主的专家学术委员会;完善教研保障机制,把教研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将教研工作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切实改善教研工作条件;创新教研工作方式,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开展研究,在教育集团内加强协同教研,积极探索教研模式改革。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教研工作体系
1.学校成立教研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确保重视程度到位。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制定教科研的决策和规划;教导处专人负责教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精细筹划,督导落实;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负责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2.实施环境良好。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建有规范、可行的《泰安六中校本教研制度》《泰安六中教科研三年规划》《泰安六中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考核评价制度》和教研活动要求;有学校、学科教学观摩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正常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有对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作业内容与批改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并纳入教师考核的管理机制。学校新老校区7大教研组每年举行两次形式多样的联合大教研活动,并在学期末对各组科研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3.建立协同教研机制。学校科研组织机构健全,有专门机构管理,有专人分管负责,有固定办公场所。学校作为泰安市基础教育教研基地,积极地构建教研机构和基地校协同教研机制,提升教研机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联动实效。
4.科研管理规范,科研工作成效显著。成立了以卓越教师为主的课题评审委员会,保证课题申报、论证、立项、指导、结题和成果奖励等工作有序运转。近三年已结题的课题,区级有5项,市级有3项,省级有1项。近三年论文发表有38篇,创新课区一等奖5人,市一等奖4人,主题班会课区一等奖5人,市一等奖2人。
二.深化教研工作改革
1.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聚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重点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强化“四个意识”,筑牢“三个守护”,融合“三维一体”,通力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在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
2.强化课程研究。学校围绕“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的育人目标,学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校本课程,分板块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至真、至善、至美”的三大校本课程体系,至真课程侧重于学科的拓展,如“生活中的化学”“历史与建筑”等,至善课程侧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入校课程”“离校课程”“名人名家”等,至美课程侧重学生的艺术审美、健体等内容,如“体育与舞蹈”“书法社团”“合唱团”等。课程建设真正成为让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载体。同时,学校还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评价方面做积极探索和尝试,形成课程资源库及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促使课程育人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3.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学校科研管理规范,科学的推选制度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课题、创新课、主题班会课推选坚持校级、区级、市级、省级逐级申报、评比制度。各备课组为研究团队选择学校提供的十大课题之一进行研究,学校定期审查,择优推选到区级课题,优秀者再推选到市级课题,形成了校、区、市三级课题网络。学校组成了以卓越教师和教研组长为主体的课题、创新课和主题班会课评审委员会,负责课题申报、论证、立项、指导、结题和优课评选等各项工作。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1.加强教研组建设,深化特色研究。落实《泰安六中先进教研组评选细则》,加大了量化考核的分量,侧重于过程性管理,突出教研活动的自主性、实效性以及学生特长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联合大教研是六中教研活动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新老校区共有7大教研组,各教研组每年举行两次联合大教研活动,一次在新校区一次在老校区。
2.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形成优质资源。学校为落实“双减”工作,实现校内减负和质量提升,组织引导各教研组形成优质资源,汇集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教学成果。数学组现已编制导学案200余篇,涵盖初中数学全部章节。语文、理化组将“优化学生作业,实现减负增效”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强化作业研究,努力寻求“少作业,高效率”的路子。
3.科研先锋军——“青年部落”,“向未来学习共同体”。创新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成立了“青年部落”,制定了活动章程,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跟踪教育前沿理论,把握课改新理念,学校成立了“向未来学习共同体”。共同体以学校企业微信号、共同体公众号和校刊《岱麓教育》为宣传媒介,任务有:宣传、报道本教研组和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学习、宣讲教育理论,解读2022年新课标内容;推送课题研究相关知识,指导课题研究和成果总结;征集学校教师教学反思文章,每周发布至少两篇。
四.发挥教研引领作用
1.泰山区集团化合作办学。为有效化解义务教育段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矛盾,泰山区打破传统模式,实现集团化合作办学,全区成立6个教育集团,由一所优质学校引领多所薄弱学校,每个教育集团辐射1—3个区域,进一步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我校集团成员包含:上高中学、省庄一中及泰山区博阳学校。我校不断派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优秀一线教师,将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学理念共享到薄弱学校。学校相继派出了高明凯、田昌凤、高峰、焦学庆、赵文丽、徐燕、范宁、高振等40多名老师到薄弱学校分享教学、管理的经验。在合作办学,辐射带动的工作中我校坚持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荣辱共担的发展理念,通过开展专家报告会、教育讲师团报告会、校际工作交流会、同课异构、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有力带动了集团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2.学校建设教研基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近期我校申报成为首批泰安市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学校建设类),学校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搭建交流平台,每年围绕研究主题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交流活动,推动优秀研究成果走出去和引进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将集中专业力量,梳理教育教学中已有经验、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规划研究方向和主题,围绕基础理论、实践应用,进行系统研究,在建设周期内形成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3.学习交流“走出去” ,经验资源“引进来”。我校相继接待了菏泽市校长团、新疆喀什地区骨干教师、贵州校长团等到我校学习培训。培训目标: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学生活动,从中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家委会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2021年11月我校与开元中学举办同课异构暨“语文教育共同体”协议签字仪式,推动两校携手谋发展。两校组织了多次同课异构的交流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推动全体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两校携手并进,研讨交流学有大成,推动了教学水平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