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发展银发旅游 优化营商环境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4- 02- 09信息来源:财源街道办事处

银发旅游越发火热,与养老消费观念愈发多样有关,也得益于我国日益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银发旅游市场蕴含巨大潜力,但安全保障不完善、适老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跟团游暗藏消费陷阱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相关情况如下:

一、面临的困难

一是“银发”文旅参团事故频出,老人出游易陷“低价游、零元购”消费骗局。无良旅社在出游过程中强制安排购物环节、高价牟利的市场乱象亟待规范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旅游的队伍,“银发文旅”悄然兴起今年春节,在银发群体中“出游行”代替“返乡路”唱起了主角。但值得注意的是,“低价游、零元购”等消费骗局依然“野蛮生长”,老年人参团强制购物、恶意加价是旅游市场中存在的潜规则之一。财源街道调研结果显示,云南、新疆、西藏这样的专列路线10日游只需不到3000元,但是一些路线需要游客们的承诺消费。大巴将游客拉到指定的玉器店后便开始他们的“表演秀”,喊麦、开直播、卖情怀……一套软硬兼施的操作下来,让近400元的普玉戴上了“高冰种、玻璃种、无棉无瑕”的虚假帽子,抬高到小万的价格。更有甚者为普通装饰品编造了一套“延年益寿、包治百病”的荒诞故事,精准触摸银发族“古玩收藏+保健养生”的双重心理需求,引得老年游客争抢一空,现场气氛热烈。不仅民间旅游团弊病难除,银行、保险公司等“官方”机构也是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农业银行VIP云南四天游、平安银行杭州5日游、人寿保险答谢游等项目都出现强制消费、滞留景区、高价牟利的现象。

二是数字鸿沟难以逾越,景区购票、自助托运、地铁扫码等智能化常规操作常常让老年旅行团“寸步难行”。为提高入园效率、减少排队时间,网上预约成为当下人们顺利进入景区的通行证。然而,这些对于年轻人而言驾轻就熟的在线操作,却难倒老年人,无形之中在景区和老年人之间架起一道数字鸿沟。尽管当代老年人同样会在空暇时间刷微信、刷抖音、使用电子支付,但更多是在被动接收网络信息,不具备操控现代互联网手段的能力。一些景区过度依赖线上预约、电子购票的支付路径,线下人工售票窗口少、营业时间短,有的窗口甚至出现缺岗、空岗现象,十分被动。与此同时,安徽黄山、北京颐和园、湖南张家界等景区自主研发的微信小程序缺少专业设计团队支持,交互界面问题连连,字号小、颜色浅、逻辑乱,程序多,老年人很难自主使用。

二、相关建议

一是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老年人属于“价格敏感性”用户,这也是一些低价团瞄准老人的原因之一,要改善这种局面,首先老年人要逐步改变观念,旅游是享受,花钱买服务,并且自觉抵制零负团费。

二是加大监管和保障力度。监管部门要对旅游市场加强规范与监督,加大对违规旅行团处罚力度,同时,相关部门应将老年旅游加入保险体系、救援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支撑。

三是创新精细化银发消费服务模式。尽管信息化、数字化的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一部分传统的服务形式亦值得保留,并非所有的社会群体都能顺利通过互联网解决各种难题。景区在走向智慧化的征程中不能落下老年人,以及有视力、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人工售票、现场预约、电话预订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智慧化手段应同时并存,人工帮扶、信息引导等景区人性化服务需要更精细、更有针对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