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发党工委【2024】1号财源街道2024年工作要点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2024-02-23 信息来源: 财源街道办事处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1545”工作思路,以“项目深化年”为总抓手,锚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全区当第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争第一、全省进前十”的目标,创新引领、塑强优势,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中继续实现“财源领跑”。

主要预期目标是:锚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全区当第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争第一、全省进前十”的目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总量位列全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8%。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1.2亿元,总量第一,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6%。限上商贸流通企业零售额完成77.1亿元,总量第一,同比增长12%。建筑业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0%。房地产销售面积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进出口贸易5.9亿元,同比增长15%,外资到位1000万美元。

一、聚力严守全面从严治党主阵地。一是坚持党的理论凝心铸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领导干部例会第一议题,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第一课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持推行“第一议题+贯彻汇报”模式,第一时间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持续开展“现场观摩+集中交流”,抓好各项任务额执行落实。二是抓好党的建设创新升级。深化城市基层党建联合体,项目化管理、契约化履职,搭建治理服务“舞台”。推动网格开展“常叩门”行动,采取“社区点单、街道下单、单位接单”形式,为群众提供特色服务项目。指导企业成立党员智囊团、党员攻坚队,落实党员《积分办法》,在项目一线作表率、当先锋。深入实施“泰山红链”工程,选取大通前沿、康宇医疗2家链主企业,建堡垒、聚力量、优服务,构建惠企“15分钟服务圈”。依托万达商圈党委、望岳暖新驿站、赢响力电商党建基地等示范点,采取专题培训、观摩互评、主题活动等形式帮带提升,将新兴领域零散力量汇聚成基层治理的磅礴动能。三是激励党员干部争先进位。注重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的梯次配备、递进培养,细化完善机关干部、社区干部信息台账,建立后备干部库,及时了解掌握干部动态。选派有经验的老干部发挥“传帮带”的优势,建立一帮一结对机制,知不足、补短板、促提升。常态化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抓好常规廉政教育,强化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社区干部考核激励,营造“比武打擂、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打造干事创业、能征善战的财源尖兵。

二、聚力当好项目建设排头兵。一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按照区委“项目深化年”要求,出台街道项目深化年《实施方案》,聚力抓好开工、竣工、拟签约落地、策划在谈“4个十大”40个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好“139X”项目推进模式,确保重点项目开工率、纳统率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120%以上,微医“慢病数字健共体”等3个书记区长项目提质提速、尽快达产达效。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赶进度、建成项目促投产”的思路,抓好莱热入泰长距离输送供热管网工程、希尔顿欢朋酒店、东岳金融中心等项目竣工投产;王府井商业综合体、灵山片区、谷德泰文旅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丽芮酒店、杜小烁仓储折扣购物广场、星云智慧云联等项目签约落地;无锋科技网络电商平台、忽米网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智慧农贸港等项目策划在谈。建立项目落地论证机制,实施查、审、谈、法、论、落“6步工作法”,提高项目落地率、动工率、投产率。二是集中优势抓好精准招商。从建起产业链、补齐产业链、强化产业链角度出发,定向招引一批知名企业、品牌落户。聚焦楼宇、商务区,抓好中小型创新创业类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设计、基金公司等业态。运用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挖掘央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外资企业资源,拓宽吸引外资渠道。三是多方保障抓好服务优化。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银企对接会”活动,完善全链条服务,确保王府井、好客时代等19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加强对新上项目策划、签约、开工、建设、投产和企业“小升规”、技改扩规、上市培育等全过程管控,解决好发展难题,叫响“财融未来、源聚泰山”品牌。

三、聚力建设财税优化主力军。一是筑牢税源基础。突出“土地增值税清算、房产土地清查、重点企业走访、在建项目管理、税源普查服务、契税征收”6项重点,开展“培财源、优服务、促增收”攻坚行动,力争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增幅9%。二是抓好税源跟进。实施“扫楼强户”工程,用好“智慧扫楼”APP,对万达、国际金融中心等楼宇的5326个企业进行核查,推动总部集聚、税源集聚,预计全年增收3000万元。坚持培优扶强与升规纳统并重,及时组织达限企业申报入库,今年力争新增62家。畅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链条,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形成更多税源增长极。三是突出税源管控。紧盯泰安银行、平安财险等重点税源单位依法纳税。加大泰报置业土增清算力度,预计形成税收1600万元,紧盯泰山燃气集团、泰通小额贷款等分红阶段的个人所得税,预计形成税收1亿元。开展契税征缴,继续组织玖峰汇等房产集中办证,预计形成契税4300万元。

四、聚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一是强化科技引领。以北航泰山科创园、中兴大厦为依托,组建高精尖技术创新联盟,谋划未来产业加速园,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三大”研发机构,完成研发投入8000万元以上;加强与全国重点院校及科研机构战略合作,转化成果6项。抓好科技攻关、产业创新、成果示范,年内新增国家高新企业5家,新注册国家科技企业35家,省级第一批创新企业8家,申报“隐形冠军”“瞪羚”“小巨人”12家。二是抓好产业集聚。指导中石化新能源总部、中普网络等企业申报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年内完成3家企业“数转智改”。抓好泰山数字经济产业园E谷等载体建设,孵化新上一批数字经济类项目,年内落户头部“涉云企业”15家以上。用好辖区医疗资源,组建医疗创新联盟,帮助医疗器械企业转化成果,招引医药和医疗器械类企业入驻楼宇、集群发展。研究具备工业上楼的产业门类,定向开展对接联系,招引工业项目落地。用活社区闲置资产载体,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为方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关联企业融合,推动社区产业化发展。抓好“街区经济”,开展好“惠享泰安消费年”“消费提振年”活动,推动消费回补扩容。发展“沉浸+”业态,加快推动火车站博物馆、财源·宴归来等沉浸式设施建设,提升北航泰山科创园VR主题体验空间,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继续推进灵应宫·蒿里山周边环境提升工程,提高城市品质。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质效,加大对金融、法律服务所、会计事务所的扶持力度,调优现代产业体系。三是优化金融服务。发展新兴金融,对接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融资租赁和担保公司,加快形成金融机构抱团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鼓励4家国有银行、6家地方银行及泰通小额贷款公司等,着力发展投资、基金、保险等业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四是巩固商服品牌。借助万达商圈、宝盛广场、泰山国际会展中心等资源,持续培强市场主体,筛选实力较强的宾馆成立会务公司,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助力会展和会奖经济。加快引进国内外领先的企业管理、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咨询策划等高端商务服务机构,带动提升商务服务层次。

五、聚力构筑共建共享新家园。一是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投资5500万元,稳步铺开26个小区、71栋楼、19.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加快补齐老旧小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集中解决管理缺位、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让2339户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二是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按进度抓好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有解思维推进灵山片区项目,2月份开工建设。加快办理王庄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土地、施工许可等手续,3月份开工建设。严格按照进度推进更新社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年内完成旧镇城中村改造项目30号楼主体建设,实现回迁安置260套房屋。三是集中抓好城乡互助结对。选取三联、青山新村、财西等社区与化马湾乡彩山、贾家庄、南韩3个村联建强村公司,在班子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为民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打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示范样板。四是纵深抓好红色物业提质。深化物业融网提质扩面行动,试点探索医养融合实践新模式。树牢经营社区理念,充分整合利用闲置场所、广告位、快递柜、充电桩,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制定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使用办法,增加社区收益,解决“有钱办事”难题。做实信用激励,推行信用激励管理制度,指导剩余28个社区立足实际制定积分激励体系,让“积分”转化成群众的自治力和创造力,提升治理效能和城市品质。五是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就业“春风行动”,做好就业群体援助,落实公益岗扩面就业和“社区微业·乐业泰山”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十万大学生留泰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计划,年内落地高层次人才1人、博士4人、海外专家4人、高校毕业生2000人以上。六是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梳理确定10件为民要办实事,及时化解“12345”热线、信访、舆情等反映的问题,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优化“幸福家园”建设,指导社区召开联席会议,完善“社区吹号、多方报到”机制,选好“幸福合伙人”“幸福观察员”,一月一主题开展共建活动,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六、聚力工作推进全闭环。一是优化服务环境。完善项目从策划落地到发展壮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银企对接、消夏市集促消费等活动,落实企业专员走访,践行“一线工作法”,大力营造尊商、重商的营商环境。二是健全推进机制。继续坚持每月调度通报、每半年现场观摩、年终述职评议考核相结合的全链条工作推进机制,做到推进一项工作、解决一类问题、健全一套机制,为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健全“承诺、述职、考核、激励、问责”“五位一体”责任落实体系,形成任务共担、责任共负、问题共解的工作氛围。三是强化激励机制。严格落实“两单三清”制度,指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制定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双清单”,分解细化指标措施,形成“分解任务—推进落实—调度督促—问题解决—完成复盘”工作闭环。实施领导干部、机关科室、社区干部3级考核,建立每周例会、每月调度、半年观摩、年终评议4项机制,健全“目标承诺+责任分解”“工作效能+督查问效”“总结评价+考核兑现”的“3+3”闭环考核体系,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