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同志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暨泰山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表彰表扬大会上的发言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泰山区人民政府 | 更新时间:2024-02-21 |
担当实干勇争先 砥砺奋进开新局
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全面起势
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磊
2024年,区工信局将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锚定新型工业化“进二争一”目标不动摇,树立争先之心、拿出争先之策,以更大力度加快推进高端化提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集群化发展,力争年内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80亿元、增幅10%以上,利润突破13亿元、增幅8%以上,工业税收同比增长20%以上,全力争取国家级卫星产业发展大会、省级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推进会等重量级会议在我区举行,争创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县、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等各类国家级、省级荣誉300个以上,努力在“当标杆、作表率,打造首善之区”中彰显工信担当、贡献工信力量。
一、扛责任、强担当、优服务,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突出“工业经济稳增长”一个关键,以“我送政策进企业、精准服务大提升”为主线,推动“服务效能、企业发展”双提升,助力全区工业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进中提质。提供“套餐式”服务。开展“优化服务提升年”“业务学习月”等活动,打造一批业务精兵、服务标兵、攻坚强兵;联合区直相关单位,成立“服务小分队”,全方位提供“套餐式”要素保障,持续推进企业发展。坚持“清单式”办理。聚焦攻坚“小升规”、数字化转型等12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上墙、挂图作战、闭环销号,建立“提级办理、顶格协调”机制,确保任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建立“政策库”“企业需求库”“明白人”三个数据库,全面梳理分类归集30条惠企政策,组建15人的惠企政策解读“明白人”队伍,实现政策推送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强化“订单式”帮扶。突出全周期管理、“一对一”服务,通过座谈交流、调研走访、上门服务等形式,访企情、听企声、聚企心,全面把握企业健康发展的薄弱点、紧迫处、需求侧、问题墙,动态管理2024年企业问题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建立企业档案,推动工业经济量质双升。
二、锻长板、补短板、树样板,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高地。聚焦“三大重点、两项难点”,聚力开展五大行动,统筹打好产业提质、企业增效、数字赋能等“组合拳”,坚决打赢工业经济“攻坚战”。聚力开展优质项目支撑行动。抓实“项目深化年”活动,紧盯技改、数字化转型、重点新型工业化3大类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年内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0个,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增幅20%以上;实施重点数字化转型项目80个以上,加快建设泰山数字经济智慧E谷、美家科技产业园、5G算力中心等35个项目;上半年新开工国星宇航等13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高品质数字化绿色印染示范工厂等12个项目。聚力开展企业做优培强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力争年内营业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8家,新增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省级瞪羚企业2家以上,确保省级以上优质企业数量位列县市区第一。聚力开展数转智改赋能行动。围绕“基础设施完善、平台体系建设、示范标杆培育及应用推广”工作目标,高标准打造泰山数字能力中心,引进青岛柠檬豆等国内优质服务商60个以上,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增速继续突破100%。聚力开展规上工业扩量行动。扎实推进“小升规”专项培育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订单、扩市场、增销售,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聚力开展弱势指标攻坚行动。编制《区级领导包保规上工业企业清单》,“点对点”帮扶80家增加值增速下降企业,确保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争取达到10%,在全市排名提升2个位次以上。
三、拓广度、提速度、显力度,释放工业经济发展新活力。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四个方向,加快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矩阵,有力有效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系统布局产业。加快编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方案,完善出台《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16条》,做大做强“卫星、机器人、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工业母机”5大产业,年内引育航天驭星等链主企业3家以上,打造英视盛华卫星星座等应用场景5个以上。明确实施路径。坚持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投产项目快达产,加快推动航天宏图、惠乐喜乐等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航天驭星等签约项目尽快落地,英视睿达等落地项目建设运营,推进恒通膨胀节、海纳轴研等本地产业配套企业扩产达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聚势。破解要素制约。聚焦人才、资金、技术等关键要素,与空天信息大学、西安交大等12所高校建立双向联动机制,探索“基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模式,设立专项产业基金3亿元,加力推动全区新型工业化全面起势、振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