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TS0011212154541-1/2024-067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山区人民政府 组配分类 媒体解读
有效性

(媒体解读)泰山区:全面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泰山区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24-12-1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护黄河长治久安、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泰山区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领导,今年4月份,泰山区制定并发布了《泰山区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彰显了泰山区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信心决心,也将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记者通过向泰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工作人员采访和实地调研了解到,泰山区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并围绕此项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水质加密监测,组织各街道镇、园区加强河道巡查排查,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11月,明堂河省控断面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通过加强河道排查,定期对辖区内河道沿线污水管道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督促整治;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对泰城主要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并发到各相关部门,做好水质预警;做好水质应急处理,对出现的各类水环境突发事件,及时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禁止污水排入下游河道,确保下游断面水质。完成大汶河重点河湖入河排污口100%溯源及整治任务,积极推进大汶河一级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

提升流域生态保护水平。严格落实“三线一单”。从严审批项目环评,加强工业污染源管控治理。对辖区内工业园区及工业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推动工业园区依法合规运行,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盲目发展。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区共有在用农村水源地132处,已经全部完成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其中,“千吨万人”农村水源地8处;集中式农村水源地92处;分散式水源84处,剔除地质因素外,水质基本达标。

加强工业污染管控。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从严审查审批项目环评。针对省庄、邱家店等区域内存在露天喷漆风险的企业推广低挥发性原辅材料进行替代,目前64家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企业中48家已实现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建立盛唐现代家居、北方机电、虎彩印刷等3个低挥发性原辅材料豁免替代试点;协商20家企业制定涉VOCs排放工序错峰生产计划;对188家企业开展涉VOCs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情况调查,全部完成过滤棉、活性炭更换。

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策划镇区生活污水治理、现有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今年以来完成22个村庄提升改造,20个村庄完成70%任务量,正在结合自来水入户推进施工;对省庄、邱家店、上高共12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已完成8个设施改造。

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有效管控风险源。按照标准要求,对“散乱污”企业,实行分类整治。确保关停取缔类的企业切实关停到位,防止异地转移、死灰复燃;督促治理提升类的企业对标先进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帮扶限期完善类、搬迁类的企业办理好相关审批手续,并严格按时限要求完成。

注重黄河文化的深挖和保护。泰山区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推动泰山非遗“破壁出圈”、活态传承。一是以制度体系为保障,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档工程,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调查、形成并保存50余万字的资料数据。健全四级非遗名录,认定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4项、市级44项、区级149项,非遗传承人53位。二是以人才资源为支撑,实现非遗活态化传承。探索“非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举办讲座80余场,培训5000余人次。打造李氏石壶非遗工坊、泰山木雕工作室等非遗传习阵地,泰山面塑被评为省级非遗工坊。


原文链接:【媒体解读】泰山区:全面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相关文件:泰山政发〔2024〕2号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泰山区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的通知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