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山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立足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构建环保大格局,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经过不懈努力,泰山区在环境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大气方面,2022年,泰山区在全省159个县市区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二氧化硫改善均位列第6名,臭氧改善位列第7名,其他各项指标改善均居前列。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PM2.5现状值及改善率、优良天数比例改善率均位居全市第一。水方面,省控明堂河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梳洗河、双龙河等城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连续3年获得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评价工作由2021年排名落后进入全省第一梯队,近六年累计获取转移支付资金7884万元。成绩的获得,得益于国家、省、市各级领导长期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得益于多次现场指导和现场调研。
一是一线调研考察,高位推动水环境治理。泰山区深入策划“16345”工程,统筹全局、精心谋划,从河道水质、农村污水治理两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2022年以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专家、领导多次来泰山区进行现场调研。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生态室罗海江主任、业务主管刘海江主任、冯朝阳研究员、综合室马广文主任,先后多次来泰山区进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现场调研、实地考察筛选EOD项目和精准治污科学治污规划编制现场调研等活动。深入了解泰山区自然生态空间状况、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修复、乡村振兴等情况,为泰山区环境质量提升“精准把脉”,为生态环境问题诊断和改善提升工作“开出良方”。
二是一线督导检查,高效协同推动大气环境防治。泰山区始终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作为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深入谋划“44825”工程,源头入手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推广财源街道“四化一体”式空气质量改善方案,推动空气站点实体化运作。2023年4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周囧等一行,对泰山区生态功能修复与精准治污科学治污规划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诊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提升对策。
2023年3月,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霍太英来泰山区调研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场踏勘泰安市上高街道办事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监测站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2023年2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向农,带领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到我区组织召开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培训座谈会,对泰山区工业涂装、印刷类企业开展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培训。
三是一线靠前指导,高标部署土壤、固废污染防治。泰山区主动作为、定时督查、按期调度,不断提升企业环境安全生产、固废规范性处置水平。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叶旌一行,市生态环境局三级高级主办秦平安来泰山区现场调研“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调研组现场查看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绿色企业建设等相关情况。
下一步,泰山区将进一步扛牢政治责任,全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步一步抓推进,一环一环抓攻坚,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天蓝、水碧、山青、地净”的生态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