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2004346519C/2023-040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3号)
浏览次数: | 发布日期:2023-06-19 | 信息来源:区文化和旅游局 |
关于对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学文、褚玉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优化发展布局,盘活乡村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参照《泰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省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发展规划》等乡村旅游发展布局,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重点围绕“近城、环山、沿河、绕链”由传统点式开发向旅游目的地开发迈进,从原来单体农家乐向观光、休闲、度假等新形式转变,巩固全区乡村旅游“两片一带”发展格局,推进北部山区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泰前旅游民宿集聚区、汶河生态休闲观光带建设,串联盘活乡村全域旅游资源,打造以省庄镇安家庄村为核心的北部生态旅游和以邱家店镇埠阳庄村为核心的汶河沿岸开放式景区建设,丰富完善福憩泰山旅游民宿集聚区功能,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培育消费增长点。同时,系统推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及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形成“全盘统筹规划设计、文旅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加快推进从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到全域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二)增加设施投入,丰富旅游业态。按照“乡村振兴、文旅先行”的思路,以深入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为抓手,2023年积极对上争取涉农文旅项目资金100万元,对入选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乡村好时节活动、省景区化村庄进行补助,支持其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有力地带动了招商引资、社会融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引力和动力。同时积极邀请省文旅厅、山东大学、省乡村旅游协会、民宿学会及省、市高校专家教授现场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因地制宜地谋规划、提建议,指导有关村庄通过多种方式争取荣誉及资金,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完善道路标识和导览系统、开发建设停车场、打造露营场地、增加公厕数量、健全无线网络;目前已建成旅游厕所26座、厕位200余个,停车场3处、停车位70余个,中小型露营地3处,导览标识70余个,全区乡村旅游正展现出“绿水青山、古朴民俗、悠然自得”的无穷魅力。五一期间安家庄“安心童乐园”、水牛埠乡奢露营公园陆续营业,进一步完善了旅游服务设施,丰富了我区乡村旅游业态。
(三)突出乡村主题,打造旅游特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出行方式的转变,以周末游、周边游、亲子游为主的“微度假”正在成为新的大众旅游热点。为此,紧抓机遇,开拓思路,按照全区乡村旅游“全市领先、全省有影响”的目标,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原有产业基础以及乡土民俗文化,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健身养生、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特色项目,重点打造了以泰前街道环山路为代表的高端民宿,以省庄北部山区为代表的休闲度假,以邱家店汶河沿岸为代表的观光之旅,以大河峪及渐汶河为代表的农产品采摘,以王林坡为代表的夜间消夏,以埠阳庄为代表的民俗感受,以水牛埠为代表的露营体验,以徐家庄为代表的文创手造展示等乡村旅游产品,积极做好乡村旅游荣誉争创和乡村旅游样板打造,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景区化村庄9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个,五星级民宿2家,四星级民宿3家,特色乡村旅游商品20余种,整体发展规模已在全市领先,为引领带动全区乡村旅游整体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重点围绕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督促指导省庄镇、邱家店镇积极争创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指导水牛埠村、白马石村、亓家滩村、埠阳庄村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督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年内争取新增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进一步促进我区乡村旅游品牌影响。
(四)加强营销宣传,扩大品牌影响。一是精心打造了“乡野风光之旅”“乡村慢节奏游”“休闲‘漫’调民宿之旅”等乡村旅游线路4条,按照“乡村旅游+互联网”模式,积极搭建乡村旅游云平台,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抖音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我区乡村旅游,在实现旅游资源在线展示、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相关单位开发线上预订、支付等便捷服务。二是争取山大、山农大、泰山学院等高校和专家的支持,帮助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建立乡村旅游专业研发运营团队,培养一批懂农业、懂旅游、会服务、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三是积极承办全省活动,促进我区乡村旅游成果展示,今年4月向省文旅厅积极争取“山东省旅游民宿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暨旅游民宿集聚区现场观摩会”现场,于4月17日-4月25日在我区成功举办,我区在开班仪式上作了民宿业发展先进经验分享,同时现场观摩了我区乡村旅游点、露营基地、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乡村旅游业态,进一步提高我区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积极吸纳刘学文、褚玉强委员的意见建议,持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引导,不断促进我区文旅融合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发展水平。一是深入挖掘和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及资源,充分展示乡村特色文化,尊重历史文化风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源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注重与周边街区的文化互动,鼓励乡村旅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充分发挥现有民宿业发展先进经验,不断促进全区乡村旅游均衡发展。在积极整合福憩泰山旅游民宿集聚区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借助民宿业发展经验,进一步做好全区民宿业发展规划,大力促进省庄镇北部乡村片区、邱家店镇汶河沿线民宿业发展,完善公共旅游配套服务、农业旅游线路策划,打造成集村居民宿、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业态为一体的泰山东部农旅特色民宿小镇。三是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经营发展水平,不断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育,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适时举办泰山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二)丰富旅游业态,加强产品建设。一是优化乡村民俗产品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找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适应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需求,打造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产品体系。以乡村旅游开发为纽带,开展多元业态经营,拓展共享农业、手工制造、特色文化体验、农副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综合业态。同时充分挖掘我区特色乡村旅游商品资源,依托我区重点乡村旅游商品企业,通过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研讨、征集等方式,对现有产品体系进行提升,组织进行产品创新研发,进一步打造涵盖泰山茶、木版年画等我区乡村旅游商品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二是加大乡村特色活动举办频次,促进乡村旅游业态内容。借助全省乡村好时节LET’S购活动,积极开展省庄猕猴桃采摘节(丰收节)、石榴采摘节、露营音乐节、王林坡灯光庙会等旅游节庆活动,结合微度假、轻休闲、慢生活的乡村旅游特点和出游方式,将活动与消费相结合,深度挖掘乡村特色,开展“一村一品”,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软实力,促进经济效果转换,推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三)延长产业链条,创新营销模式。一是探索乡村旅游与农业碰撞出的新营销点。立足我区泰山茶、生态奶、苗木花卉、大棚果蔬等特色产业,增加旅游休闲体验项目,推出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完成一整轮体验项目,建立长期吸引游客到访的不同体验,让游客不仅在心灵上得到放松,而且要有物质收获。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生活相结合,提高乡村旅游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乡村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二是打开思路,充分拓宽营销渠道。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创新营销途径,在相关软件中择优合作,并建立直播、短视频、微信、旅游网站的宣传互联平台。同时,加强乡村旅游与酒店、旅行社合作,搭配民宿、景点、餐饮、娱乐项目,为顾客定制专属乡村旅游套餐,借助合作企业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联系人:宋伟
联系电话:0538-5360005
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