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20043463670/2023-046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和体育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的答复(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66号)
浏览次数: | 发布日期:2023-05-31 | 信息来源:区教育和体育局 |
李西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加强我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全区中小学校已具备科学、完整、可行性强的科学课程体系
我区各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
1.小学阶段全部开设科学课程,1—2年级每周1课时,3—5年级每周2课时;
2.初中阶段全部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初三至初四年级开设物理和化学,每周各3课时;初一至初三年级开设生物,每周2课时;初一至初二年级开设地理,每周2课时,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3. 一至八年级都已开设信息科技课程。按照国家规定,一、二年级信息科技内容融合在其他学科中,三至八年级单独开设信息科技课,每周1课时。
4.各学校加强了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基本开齐开全了规定的实验内容,通过自制教具、创新改进教材实验、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实验等方式方法,满足了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需要。
5.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每个学期都要对全区中小学进行“1+5+1”结构式教学视导,重点对备课、上课、作业、课程落实、教研组五个关键项通过听课、座谈、查阅材料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各学区、各学校每学期也会根据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视导方案制定自己的视导方案并进行视导。
6.各学科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开展1—2次的区级教研活动,各学区、各教育集团、各学校每学期也会开展多次的学区、教育集团、学校内以及学区学校之间的联片教研活动,形成了区、学区(教育集团)、学校多级教研机制。另外,我区也会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学科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1.开展科学“四小”活动及实验技能培训。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电教仪器室每年都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师生开展“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2022年已举办到第九期,每个学校都有多名学生获一、二等奖。每个学期都对科学教师进行科学实验技能培训,有力提升了师生的科学素养。
2.参加“小实验家”活动。各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泰安市“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每校都有多名学生获得市一、二等奖,有的学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2022年已举办到第十六届,活动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好评。
3.开展科技节活动。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实小、岱庙实验学校等学校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教育、科技节系列活动,积极创建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4. 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科技社团活动。如万官路学校坚持开展STEM教育和无人机、机器人等科学社团活动,开发了“小小科学家”校本课程,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活动;岱庙实验学校开发出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并开展七彩课堂小实验活动,学生分别参加了首届泰安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FCC大赛、全国中小学NOC大赛、泰安市“不忘初心 AI创未来”人工智能创意编程大赛等多项赛事。其中左军伟同学在2021年全国FCC大赛中荣获全国“最佳设计奖”,2022年全国中小学NOC大赛中4组选手获得山东省赛区一等奖,两组选手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南关中学开展机器人和无人机社团;迎春学校、上高中心小学开展了无人机社团活动;三里学校航模项目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并获奖;泰前中学、宅子小学、三里学校开展了3D打印社团项目、大白峪小学开展了趣味科学小实验以及科学探秘园社团活动;仓库路学校开展了科普讲座,开设了小实验家、机器人、编程特色课程等等。
三、逐步加大科学教育投入
1.部分学校新建了数字化实验室,购买数字化实验教学设备,建设智慧教室和人工智能教室。
2.购置了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机等高科技设备、更新智慧黑板。
3.购置补充了科技图书
四、统筹城乡科学教育发展
1.加大了农村学校实验室、活动室的建设
2.鼓励督促农村各学校参加各类科技活动
3.加强了农村学校科学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泰安市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5月30日
联系人:张继平 电话:636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