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2MB2824265U/2023-027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关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议》的答复(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77号)
浏览次数: | 发布日期:2023-05-30 | 信息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
尊敬的米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该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针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相关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基本采纳您的建议。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泰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基本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综合施策、体现惠民的基本原则,通过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扩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稳步推进。
一、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协同发展。利用医联体(医共体)实现优质资源的下沉和扩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与辖区内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请专家到基层坐诊和讲课,带教基层医生。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山一大二附院,岱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妇保院、泰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心医院、上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医二院、徐家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山一大二附院、省庄卫生院与市中医二院、邱家店职工心卫生院与区人民医院合作,开展医联体“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慢病精细化管理模式试点,通过整合资源,构建协同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慢康健康管理水平。
二、推动基层特色科室建设。2018年市卫生健康委发文《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与特色科室建设的通知》(泰卫发〔2018〕36号)文件内对特色科室建设标准有明确规定。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特色科室3个,分别为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徐家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省庄卫生院康复医学科。以下派业务院长为助推器,推动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市中心医院聂晶下派到泰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业务院长,利用个人专长新建幽门螺杆菌特色门诊;市中医二院刘晓琰医生下派到省庄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新建中医妇科特色科室,与市中医二医院实现了双向转诊。
三、提升人才能力,强化在职人员岗位培训
一是严格基层名医选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原有齐鲁基层名医2名、泰山基层名医4名的基础上,选拔泰山区基层名医5名,建立基层名医工作站11个,有效引导鼓励广大医护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二是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与医联体内机构合作,定期选派门诊医生和护士分别到上级医疗机构跟班学习和急诊科学习,先后派出医护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70余人。全区通过市级人才培养计划由市中心医院培训骨干医师4名,市中医二院培养基层骨干医师6人、骨干乡村医生16人,切实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健全网络化服务运行机制。我区先后共投入1500多万元,统一建设了泰山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信息化共三期的建设内容。一期主要建设了四大基础数据库、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基层his、emr、lis、pacs、统计分析系统及平台其他支撑模块系统;二期建设了家庭医生签约、电子健康卡系统暨惠民便民服务平台、慢病精细化管控系统、基层医生app等功能模块;三期重点建设了远程会诊、门诊电子病历、双向转诊、容灾备份等。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业务系统之间互联共享的格局已经形成。区直2家医院、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0多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接入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乡村医生工作平台,中心(院)内医疗平台三个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健康驿站的智慧化、三高六病精细化管控平台以及远程会诊和转诊等服务,目前,四家基层社区医院全部在进行三高患者就诊流程的再造,财源已完成流程再造,实现了公卫和医疗服务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基层重点人群管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早筛查、早转诊、早治疗,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建立远程医学中心互联网门诊。泰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泰安市中心医院成立远程医学中心互联网门诊,三级医院专家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泰安市泰山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5月29日
联系人:苏伟伟 电话:826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