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庄镇持续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全面贯彻落实“五个一”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厚植企业发展土壤,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力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组织领导有高度。“一个小组”高标定位。坚持以“一把手工程”狠抓营商环境,成立以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副科级领导干部任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建立问题台账,主动研究分析制定问题整改措施,高位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一张网格”细化包保。实行企业网格化服务包保制度,将工业园区划分为8个网格,统筹整合经发办、环保办、行政审批办、安监办、园区办人员力量,形成一支企业服务队伍,由副科级领导牵头,对网格企业的需求服务事项逐一落实,保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一个原则”压实责任。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原则,规范环保、安全、调研等入企时间频次,让企业专心谋发展、做大做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职能提质增效,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发布、解读惠企政策,彻底释放政策“含金量”,做到政策执行“零折扣”,项目入驻“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
助企服务有温度。专班推进。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闭环落实机制,抽调23名机关干部组建产业专班小组,实施三项清单“三色管理”制度,坚持一周一碰头、一月一梳理、一季一通报,及时疏堵点、找梗阻,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入企问需。落实“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充实30名“企业秘书”,全程协助解决手续办理、资金物流等问题。开展主动上门、现场办公等工作,及时解决企业需求,确保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解决问题42件。打破壁垒。充分发挥省庄商会主体作用,促进驻地企业沟通交流、洽谈合作、互利共赢,定期举办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征求企业意见建议,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升企业满意度,营造浓厚氛围。2022年以来,全镇18家企业被确定为产业链条单位,获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省瞪羚企业1家,省市专精特新企业6家,新增规上工业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家。
产业发展有速度。项目推进聚焦“重点”。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加强全周期跟踪服务,紧盯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2022年全镇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5个,投资完成年度任务104%。其中,省“重大”项目1个,省“补短板”项目1个,市重点项目8个,区重点项目25个。东部新城区双创中心一期、华网GIS成套设备等1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海岱智慧产业园、泰山机器人创客工场等6个项目已建成运营。高效审批疏通“堵点”。优化便民服务大厅功能,推行审批“一表通、一窗办”制度,精简申报材料、缩减审批环节,实现“就近办理、一次办好”。定期组织联合会议,通过集中审查、一次性反馈等措施,对重点企业项目实行贴心跟踪代办,推行模拟审批、压茬审批,为后期顺利建设和投产运营打下良好基础。精准招商直击“靶点”。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定位,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研发制造等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东华软件4.0产业园、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补齐能源供给、信息技术、创新研发方面短板。重点瞄准全国500强、国企央企、行业100强、市四大集团等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靶向招商,洽谈引进一批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项目。
监督落实有力度。深入调研走访。全面梳理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坚持快核、快查、快办,负面案例一律公开曝光。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排查,收集意见建议,并及时跟上解决。截至目前,共开展入企走访活动12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规范政务行为。建立健全服务运行机制,充实服务内容,组织开展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暨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为企业提供高效、规范、便捷的政务服务,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强化执纪问责。严格落实督察机制,对滥用职权、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实行“零容忍”,严格执行约谈警示,全力为营商环境优化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20余次,发现突出问题8个,均已限期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