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2004346519C/2023-0796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有效性

全区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文化和旅游局 更新时间:2023-12-20


 

根据市、区安委会和市文旅局统一部署要求,结合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省“八抓20条”创新措施及我市“七个强化30项具体措施”,全面落实专委会主导责任、部门主管监管责任、属地主抓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聚焦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设施设备故障、非法违规行为、安全管理缺陷等重大事故隐患,督促推动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认真排查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健全责任倒查机制,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守牢兜住文旅领域安全发展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制定完善重点事项检查表,深入宣传贯彻、严格执行落实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实现隐患排查整治标准化、规范化;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落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和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对照“三个必须”强化安全监管,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控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水平显著增强;推动企业主体、部门主管监管、专委会督导、属地主抓责任一体落实,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得到系统治理,重大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区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专项行动主要内容

各职能科室要督促文旅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定职责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落实文旅企事业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主要负责人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认真对照落实《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进一步修订完善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班组负责人、一线从业人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实习生等)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全面消除责任盲区和管理漏洞。要突出管理团队安全责任落实,组织制定文旅企事业单位分管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本次专项行动工作清单;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需要聘请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强化技术指导,精准查找重大事故隐患、科学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提高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质量。建立健全内部考核奖惩机制,督促一线从业人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实习生等)严格履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坚决杜绝“三违”行为。

2.对标对表开展自查自改。文旅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学习研究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制定实施本企业排查整治具体方案,公开作出重大事故隐患“清零”承诺。严格落实《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实行闭环管理。能立即整改的,要立查立改;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要明确责任人、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并按分级属地原则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整改完成由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分管负责人)签字销号。及时吸取专项行动期间国内外发生的典型事故教训,迅速组织排查整治文旅企事业单位同类事故隐患。专项行动期间,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要带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

3.组织对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开展排查整治。文旅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深刻吸取近期违规动火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教训,在4月份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基础上,不间断组织开展全员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山东省企业危险作业报告管理办法》,组织制定并严格落实电气焊和其他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每次作业前都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督促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现场监护人员,严格落实安全措施检查和作业过程监督,做到未审批不作业、无监护不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不作业。举一反三组织对动火等危险作业人员以及易产生重大事故隐患的其他关键岗位人员落实岗位责任情况进行1次全面排查,严禁聘用和招请未经安全培训合格、未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在特种作业岗位上岗作业,明确“谁招请无证人员,谁负责任”的管理制度。

4.组织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排查整治。文旅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针对本单位生产经营项目和场所外包外租(包括委托、合作等类似方式)情况组织开展1次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承包承租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以及双方未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清、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问题,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要坚决依法处理;将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

5.组织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排查整治。文旅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专题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进行全员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隐患排查相关技能。同时,组织对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未规范制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全员教育培训虚化弱化;培训内容针对性、适用性不强,教育培训质量不高;培训范围未全员覆盖,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不高;过度依赖第三方机构,安全培训搞形式、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等问题,补足安全教育培训短板弱项。

6.组织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排查整治。文旅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聚焦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措施,逐条对照、逐项落实,坚决避免“有制度不执行”或“口头执行、纸面落实”等问题,打通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重点组织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晨会”、“开工第一课”、事故警示教育等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公告牌”制度,设立有奖举报专项资金,鼓励员工发现举报身边隐患,对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逐一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诊断制度,定期开展安全诊断,推动实现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其他制度措施落实。

7.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文旅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根据本行业领域事故特点,至少组织开展1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特别要让全体从业人员主动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熟知安全逃生出口(或避灾路线),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应急避险意识。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2023年5月31日前)

按照《关于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五一”前后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制定印发文旅领域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出台文旅行业领域重点事项专项检查表),对文化和旅游行业作出部署安排。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要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安全生产承诺活动以及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活动相结合,广泛动员部署好整治行动。

(二)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6月1日—7月31日)

1.督促文旅企事业单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起底式隐患排查,建立隐患台账,摸清重大事故隐患底数,切实抓好整改。

2.鼓励、支持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安全生产诊断,找准查实问题隐患并帮助整改。

3.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帮扶,积极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帮助培养安全管理人才,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4.集中完成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做好对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内容宣讲解读,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

(三)部门精准监管(8月1日—11月30日)

聚焦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重点检查事项,聚焦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深入企业一线不间断开展精准监管检查,对隐患应查未查、应报未报、应改未改的生产经营单位,联合执法部门依法从严处罚。

(四)总结提高(2023年12月)

全面总结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系统梳理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动互学互鉴,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抓好巩固提升。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成果应用,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的重要依据,落实差异化、精准化安全监管措施,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刻认识做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把排查整治工作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落实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要亲自带头抓,推动层层抓好组织实施,以排查整治成效检验责任清单落实。

(二)加强宣传引导。活动开展期间,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营造浓厚氛围。对责任不落实的单位,特别是走过场的企业,该曝光的曝光,应依据有关规定纳入“黑名单”。

(三)加强督导问效。加大对各街道镇文旅领域专项排查整治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坚持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强化跟踪调度、闭环管理。对涉及多部门、区域性、问题原因复杂、整改难度大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提请区政府安委会进行挂牌督办。对重大隐患应发现未发现,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严格执行量化问责办法和生产安全事故“八个一律”工作要求,严肃主责问责。

联系电话:5360002,邮箱:wljsczdk@163.com。

 

附件:文化和旅游领域重点事项检查表


附件

设施设备重点事项检查表

(特种设备及不在特种设备目录内的设备)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整改情况

(现场|限期)

备注

在用的设施设备是未取得许可进行设计、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的,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是国家明令淘汰的




在用的设施设备是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




在用的设施设备是已经报废的




在用设施设备存在必须停用修理的超标缺陷




设施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




在用设施设备超过规定参数、使用范围使用的




设施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缺少、失效或失灵




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或热水锅炉改为蒸汽锅炉使用的




在用设施设备是已被召回的(含生产单位主动召回、政府相关部门强制召回)




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




使用被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高风险旅游项目重点事项检查表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整改情况

(现场|限期)

备注

经营空中、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许可进行营业




攀岩、冲浪、漂流、骑马、拓展、蹦极、速降、玻璃栈道、索道、滑道、跳伞等旅游项目,未通过相关部门验收进行营业




大型活动重点事项检查表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整改情况

(现场|限期)

备注

举办大型活动未履行申报审批手续,未按照 GB/T33170进行安全评估、人员管控、场地布局、设施建设和安保资源配置等,或者承办者擅自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或者扩大活动举办规模




大型活动未对易产生人群聚集的活动中心场地及狭窄通道、出入口、上下坡、楼梯、桥梁、涵洞、观景场所等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大型活动过程中,承办者未针对恶劣天气、火灾、气体泄漏、人为破坏基础设施等风险较高的突发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及早发现征兆




旅游景区未按规定核定最大承载量,未按规定公布最大承载量和实时客流量,未制定和实施游客流量控制方案




 


消防安全重点事项检查表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整改情况(现场|限期

备注

歌舞厅、演艺厅、 KTV、   网吧等场所在建筑物地下二层及以下的位置;设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场所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的防火间距小于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值的75%




甲、乙类仓库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文旅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其总净宽度小于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值的80%




未按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或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




人员密集场所采用彩钢夹芯板搭建,且彩钢夹芯板芯材燃烧性能等级低于GB8624 规定的A 级




其他符合《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B35181-2017)判定标准的火灾隐患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