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TS0011212154541-1/2024-002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山区人民政府 | 组配分类 | 媒体解读 |
(媒体解读)泰山区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 更新时间:2023-11-09 15:58:52 |
今年以来,泰山区严格落实省市区有关“就地办、就近办”要求,以制度设计为统领,以优化服务为核心,以站点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合作为补充,多措并举推进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全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构建“10分钟政务服务圈”,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年初将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督办事项紧抓不懈。制定出台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街道镇、村社区三型建设标准,通过定职责、明权责,定清单、明事项,定制度、明规范,定标准,明方向,着力构建“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打造“一中心、7街道镇、192村社区、多个站点”的“1+n”多元布局新模式。同时,进一步健全一次告知、首问负责、三级联动等16项基本工作制度,深化落实帮办代办示范创建、分级分层培训机制,全区政务服务制度架构基本完善,工作开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召开全区推进会,按照标杆型20%、标准型50%、基础性30%三个类型,实行分类达标建设,争取2024年底前全区7个街道镇全部达到标杆型,192个社区村全部达到标准型以上,把政务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高效便捷,实现基层的权力给基层、基层的事情基层办。
围绕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全区政务服务标准化、流程服务再优化。聚焦“急难愁盼”优流程。制定“5+8+n”一件事一次办总体方案,聚焦企业减负提效,做优准入、准营、准建、配套、退出集成服务;聚焦群众体验提升,创新推行“交房即交证”进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物流一件事”等;聚焦项目落地见效,在全市率先推行“项目开工一件事”“验收即办证”,年内形成个人8个、企业35个、项目2个全生命周期“集成办”套餐。创新“极速智勘”提效率。依托“阳光数字勘验”系统办结勘验3762件,其中线上32%;与烟草局联合研发“泰便利”智能预约,实现烟草零售“预约即拿证”。系统在首届数据赋能全市选拔赛中获三等奖。推动“惠企政策”进企业。注册“泰政惠企”服务商标,利用市场监管、税务、司法等部门及律师、会计师等专职队伍,借助企业服务专员走访、召开企业恳谈会等为190余家企业提供经营风险规避、社保及财税政策讲解等政策直达服务。充实“泰山小美”强帮办。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人群、重点问题”精准施策,创新设计“基础帮办+重点群体帮办+重大项目帮办+重要节点帮办”4类便民服务内容,推出“定制服务”“敬老助残”等个性化服务,针对重大项目建立“项目专项帮办”机制,提供“吹哨式”管家服务。依托大厅窗口人员、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服务者等,充实“泰山小美”三级帮代办队伍,全区帮代办人员达到6000人,年内提供帮代办服务2.4万件。围绕试点任务求突破。推进政务领域改革创新,配合省市级完成“电子证照跨区域核验”“统一身份认证”2个国家级试点;积极开展“企业登记核准官”、放射性职业病预评价报告审核全程网办、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3个省级试点,持续推进5个市级揭榜挂帅项目和12项重点改革任务。
充分发挥基层站点兜底服务功能,试点先行,辐射带动,推进高频事项“就近办、一门办”。梳理“就近可办”事项清单,以直接赋权、委托下放、窗口前移等3种方式,向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下沉政务服务事项219项,一件事帮代办服务10项,51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63项事项事项实现无证明办事,梳理形成村社区可办事项基础清单137项,明确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窗口联系方式,15个部门7个街道192个村社区业务窗口咨询电话“一表统揽”,推动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地点不同、体验一致。开展街道镇“好差评”试点,在泰前、岱庙、邱家店3个街道镇增加评价器叫号评价,以服务对象评价结果检验窗口服务水平,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同时采取跟班轮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开展分级分层培训20多次,着力提升承接业务办理质量。建设标杆型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统筹城乡差异,选取条件成熟、设施完善的村社区先行先试,推进便民服务站与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首批建成财西社区、市场社区、北上高村、王林坡村4个标杆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按照“2345”标准推进场所规范化建设,即群众办事进“一门”、到“一窗”;事项清单、办事指南、业务流程“三公示”,标志标识、综窗设置、工作制度、行为规范“四统一”,申报材料、办理方式、办理渠道、办理时限、审查要点“五明确”。制定村社区帮代办工作流程,按照“就近、就熟”原则,由社区帮代办员为基层企业群众提供进村入户、政策咨询、帮办代办、进度跟踪、信息反馈等服务,可帮代办市场主体登记、许可帮办、社保医保、优抚助残等137项事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便民服务、优化配套设施、关注文化传承,打造北上高村“政务综合体”,培树“倍便捷、上心办、高效率”的北上高村便民服务特色品牌,形成头雁效应。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站点全覆盖,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泰山区站)建成镇级网上服务站点7个,村(社区)级服务站点192个,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将服务事项全面纳入线上标准化运行,实现群众外网申报、审批线上流转、结果在线可查。
加强资源统筹共享,按照互利共赢原则,依托银行金融网点、邮政网点、商业综合体、功能园区等,灵活设立“政务+”合作服务网点。丰富合作类型。今年,新建农高区政务中心、速恒物流园企业服务中心、泰汶城市广场智慧政务直通e站3处,针对企业准入准营、项目手续办理、融资、保险、用工等重点需求,采取部门下沉、村街进驻、园区派驻等方式提供靠前服务,变“坐等受理”为“下沉服务”,变“多家跑”为“一站办”。完善合作模式。通过企业开办链条进网点,“泰好办”高频服务进“智易通”、金融服务进“泰好办”等3种方式,与交通银行泰安分行推进政银合作,正在建设政银合作微大厅3处。健全管理制度。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和风险控制协议,细化服务事项、服务内容和服务制度,统一标志标识和窗口设置,规范合作网点运行。目前全区共建立政银合作网点23个,商务综合体网点2个,园区网点3个,在政银企合作点可享受与政务中心“同质同效”的便利服务,切实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需求。(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报道)
媒体解读原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068142990628383&wfr=spider&for=pc
相关文件:泰山政发〔2023〕5号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