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2004346578F/2021-0258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 |
(统计数据分析解读)泰山区一季度经济稳定向好实现良好开局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 更新时间:2021-04-28 09:22:29 |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务实高效、创新优先”的总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一、全区主要指标情况
一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3.51亿元,同比增长17.2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5亿元,同比增长3.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7.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86亿元,同比增长17.56%,三次产业比例为1.6:24:74.4。
(一)投资拉动依旧稳定,消费恢复势头强劲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列六个县市区第4位,比全市高8.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5.3%(注:按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两年平均速度的几何平均值计算,下同)。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1.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1.4%,“四新经济”投资增长57.6%,非民间投资下降2.1%。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62.2%,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51.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1.5%,三次产业占比为0.15:7.48:92.37。
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3亿元,同比增长32.9%,列六个县市区第1位,比全市高0.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4.6%,列六个县市区第2位,比全市低个1.8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0.3%。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2.4%,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1%,两年平均增长0.3%,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6.3%,两年平均下降10.3%,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8.8%,两年平均下降9.4%。批发零售行业与2019年基本持平,住宿餐饮业尚未恢复疫情前状态,接触式消费恢复正常还需一段时间。
(二)生产供应稳定向好,服务供给持续好转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4%,列六个县市区第5位,比全市低3.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4%。纺织服装和服饰业外贸依存度较高,尤其是岱银毛纺织、康平纳等大企业受国外疫情和新疆棉花事件影响降幅较高,致使整个行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1.8%和20%。
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28.4%,列六个县市区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7.8%。分行业
48.1%,同比增长14.47%,环比增长10.12%,两年平均增长10.7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9.53%,两年年均增长17.13%。这两个行业占服务业比重大,增长稳定,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关键。受就地过年和春节影响,道路运输业同比增长85.76%,一季度环比增长仅0.83%,两年平均下降-13.8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171.17%,两年平均增长3.21%,疫情对行业的冲击比较明显,行业损失尚未弥补。
(三)财政收入恢复,人民收入向好势头显现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税务部门完成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15.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2亿元,同比增长28.33%,其中,民生支出3.61亿元,同比增长20.97%。
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1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44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6元,同比增长14%。
二、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高增长需要考虑去年疫情影响
今年各行业高速增长得益于去年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我们应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既要看到自身经济高速增长有利的一面,更要坚持横向对比,走出泰安看泰山区,充分考虑低基数的影响。从一季度已经反馈的数据看,工业增加值位列县市区第5名,固定资产投资列县市区第4名,发展落后于兄弟县市区。
(二)后疫情时代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不牢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仍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生产生活率先恢复正常;二是得益于疫情期间出台的刺激政策;三是疫情后补偿性消费的刺激作用。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国际社会不友好声音不时涌现,支撑居民持续消费的内在动力尚未建立,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不足。
(三)经济结构的优化任重而道远
工业发展中,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缺乏龙头企业,雁阵型产业集群尚未建立。企业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资金成本、物流成本等提高促使经营成本提高,压缩企业利润。服务业发展中,结构不均衡,经济发展依靠部分行业带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仍需高度关注。投资方面,基础建设投资增速放缓,对我区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四)居民消费信心产生较大改变
疫情对部分行业的影响依然存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等行业一线从业者收入仍未达到正常年度水平,且储蓄减少,消费信心低迷。年轻人经疫情影响,消费意愿有所降低。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促进消费进一步恢复。强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挖掘消费的潜力。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二)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加强重点项目资金保障,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进度,尽快落地形成贡献。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未来实体经济增长潜力。抓住东部新城建设契机,进一步扩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三)继续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尤其是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政策,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扶持。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