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2004346578F/2022-005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有效性

(统计数据分析解读)1-10月泰山区规上工业生产分析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2021- 11- 29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1-10月,泰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体平稳,但是由于能源供应紧张,有序用电、个别企业停气及原材料上涨等原因,部分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滑明显,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1-9月回落3.8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同比下降17.6%,比9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

一、重点行业运行情况

(一)两大门类都呈现上升趋势。1-10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1-9月回落3.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比上半年上升5.2个百分点。

(二)行业增长面基本稳定。1-10月,全区24个在统大类行业中,有18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7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个行业同比下降分别为56.3%、50.3%、25.7%、15%、9.8%、4%。

(三)重点行业拉动作用减弱。从重点行业来看,1-10月,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8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1.7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0.6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1个百分点。

(四)工业新动能动力十足。1-10月,全区规上工业高新产业产值达到77.11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0.8%,高新产值占比过半,工业发展创新动力强劲。

二、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一)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放缓。1-10月,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泰山燃气集团、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泰山啤酒有限公司5家企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23%,共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3.5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6个百分点。

(二)部分企业下拉明显。1-10月,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外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不足、能源供应导致停产减产等原因制约企业发展,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泰安金东混凝土有限公司、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山电工电器有限公司、山东雷诺服饰有限公司、泰安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泰安岳首拌合站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岱银服饰有限公司8家企业产值合计占比12.6%,同比下降较多21%,共下拉全区工业总产值3.7个百分点;因停产、注销等原因的6家企业产值合计下降84%,共下拉全区工业总产值1个百分点。

三、当前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影响企业生产。原材料、用工、物流等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石油、铁矿石、钢材、铜、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带动相关行业产品价格上涨,造成企业成本上升,且产品提价困难,挤占盈利空间,部分行业营业收入增加,但利润却出现下滑。目前1-10月累计产值下降的在产企业中有15家企业都受到原材料上涨的制约,产值同比增长的部分企业中也不同程度受到原材料涨价影响。

(二)能源供应不足对制造业企业影响较大。据了解,从9月份开始全区13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几乎全部都受到了有序用电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影响很大,产值减产超过50%。个别企业天然气供应也受到影响,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因能源供应不足,车间停气致使订单无法正常生产,严重影响本月产品的出入库,所以公司本月产值较上月下降较大。

(三)企业整体规模小,发展后劲薄弱。泰山区工业总量弱、规模小,截止到10月份,累计产值过亿元的只有38家,占比为27.3%,最高的也仅有8.5亿元,不足0.5亿元的达到72家,占比为51.8%。13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51家产值同比下降。

四、促进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原材料等价格的管控,减轻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相关部门要联合出手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同时出台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成本上升压力,通过加强对中小企业提供各项融资服务,与行业协会等联手打造统一的采购平台,帮助企业对比市场价格。继续稳定生产、扩大市场、加快转型,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二)创新生产模式,提高能源利用率。企业可以采用租赁发电机、自购发电机、上马太阳能系统等方式,制定电力补充方案。同时基于电力补充方案、限电计划,制定产能调整方案,具体要规划出勤体制调整、作业人员适应过渡期措施、后期保障措施等,通过错峰生产和轮休,充分利用周末、夜间安排生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按照开源、降耗、节能、增效的原则,利用好新能源和技术创新,布局节能降耗以及低碳绿色转型规划。

(三)政企共同努力,提规模增后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土地、财政、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政策,在帮办手续、落实地点、优化环境等方面做好服务,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提升竞争力。落实好“升规入统”企业激励配套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升规达限。加强对现有“规上”企业的支持帮助,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继续采取领导联系帮扶、专项资金扶持、相关政策优惠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现有“规上”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发展后劲。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