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3709024942907568/2020-1023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组配分类 教育教学
有效性

(执行情况)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2020- 09- 10 信息来源: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给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纪实

信息时代,未来以来,技术正重塑学校形态和教育范式。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引进;巧用技术,变革教学;重在学创,全人发展;智慧教育,提升品质”的工作思路,依托教育新技术,打造教育新生态。

信息技术,打造课堂学习新生态

走向未来的教育呼唤着变革,而这种变革的生发点就是课堂,信息化应用最终都应落实到常态化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来。

2011年以来,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引下,我校致力于打造“生本快乐”课堂。现在,“预学尝试、诊断反馈、评价引导、实践拓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业已形成。

学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架起学习任务的落实与学生个性化成长之间的桥梁,有力地辅助、优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生本快乐”课堂,借助于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多媒体技术,动态、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共享教育资源,利用抢答器营造积极踊跃的师生沟通环节,通过虚拟化教育环境开展合作与探究学习。利用泰安教育云进行拓展延伸。信息技术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让学习成为快乐的旅程。

信息技术,打造课程实施新生态

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是学校品质提升的支点。学校借助信息技术,积极推动课程的整体优化和实施。

1.拓展国家课程,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群。


语文学科+经典诵读。各年级开设诵读与写字课。一二年级背诵120首古诗,借助《新学堂歌》配乐演唱。全校使用《快乐习字》软件进行写字教学,效果明显。

借助微信公众号《跟我学小古文》,在三、四年级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两年之内背诵小古文100篇。坚持开展“小小朗读者”“我是小主播”活动,定期推出学生诵读的微视频。语文课程群,弘扬了传统文化,推动了书香校园建设。

英语学科+绘本“悦”读 +英语剧苑。学校为中高年级购买了足够数量的“丽声妙想”英语绘本,每个班级建立了微信绘本“悦“读群,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听读、上传绘本语音,教师在群内分别纠正、辅导。开发了校本课程《英语剧苑》,定期举行英语才艺展……学生尽享英语学习的快乐。

同时,借助“一起作业网”,进行“自然拼读”学习法实践研究。利用平台语音分析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有效训练。系统内优秀的云计算和分析技术第一时间生成班级作业的常见共性错误,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数据,实现了对学生的针对性辅导。

以国家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夯实了儿童生命成长的根基。

2.丰富校本课程。多彩的校本课程,能给孩子生长的自由。自2011年起,学校就设立了自主选课日,三、四年级学生走班上课。

选修课程中的儿童电影欣赏、电脑绘画、电脑编程、机器人、航模等课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现在,学校正进行省级课题《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创客教育研究》的研究,引导教师逐步关注STEAM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五彩脸谱”就是一门较为成功的课程。本课程融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于一体,学生在编程设计、3D打印、脸谱着色、京剧演唱过程中,科学素养与艺术修养得到提升,民族文化得到传承。  


信息技术,打造线上学习新生态

今年春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全体教师担当作为、求实创新,走出了线上教学的“实小之路”。

1.精细教学组织管理线上教学有效推进

学校选用钉钉“在线课堂”开展线上教学,实施“两纵三横四级”交叉管理,立足“三个不变”、“四个落实”,统筹安排,精准施策,确保在线教学有效推进。

 

2.构建线上教研生态云端携手共同成长

学校借助网络平台,积极构建线上教研新生态,引导各学科、年级教研组加强网上集体备课,参与各级线上培训,共享教育教学智慧,不断增值线上教学实效。

3.创新线上教学模式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引领学生“预学→共学→延学”,确保线上教学质量。老师们以“推送资源+教师直播”和“视频会议直播课堂”两种形式为主,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步创生了具有学科特点的线上教学新模式。宋巧珍老师在山东省小学英语线上教研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音乐、美术、体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线上教学也各具特色。

利用钉钉“在线课堂”,及时推送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分享交流。借助数据分析、可视化的图表构建了对学生、教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力保障了线上教学质量。

4.精彩课程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成长如期

学校合理构建居家学习课程体系,开全了国家课程。创新德育形式,结合疫情防控这一人生大课,举行了系列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并注重学科渗透,加强师生的健康意识、担当精神、家国情怀的培养和教育。

我校的线上教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网上调查,家长满意度在97%以上,许多兄弟学校的学生都到我校线上课堂学习,有的班级加入了30多人,老师一并批改作业,进行辅导。9月11日,市相关部门领导到我校调研钉钉在线课堂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学期,国家中小学网络平台继续同步推送课程资源,我校教师正不断探求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之道,助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信息技术,打造学校管理新生态

教育信息化,拓展教育时空。目前,学校的校园网、公众号、多种微信群、钉钉办公群,传递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最新信息,分享着教师的研究成果、授课资源。借助网络,学校进行网上巡课,研究课堂;开展网上跨校区教研,共享资源。

教育信息化,提质学校管理。学校借助学校网站、微信、钉钉办公软件,逐步搭建起融信息、安全、教育、管理、家校共育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智慧教师,支撑教学新生态

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水平,新建了由1台RCD1000云主机及60台Rain100智能云终端组成的锐捷云机房。新建2口智慧教室、升级3口微机室,改造了2口学术讲堂;更换了教师办公电脑;更新教室多媒体设备,更换激光投影机;今年8月,一年级教室全部换为智慧黑板,准备逐年更换。校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成使用学校网上巡课系统,智慧校园初步建成。

学校把“智慧教师”的培养放在了首位,“以培训带应用、以观摩带应用、以课题带应用、以竞赛带应用”,力求教师实现理念、技术和能力三方面的融合。尤其注重“种子教师”的培养。学校走出了一条“先行先试,各点开花,以点带面”的应用推进之路。

今年线上学习期间,学校10余位骨干教师为泰安市空中大课堂开发、推送语文、数学、英语课程资源100多节(五年级语文全部由我校推送完成),5位教师为天津徐长青名师工作室提供7节课程资源,面向全国推送;10位老师的微课被山东省学习强国平台推选为精品课程。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师在全区线上教研活动中执教观摩课或作经验介绍。

截至目前,我校共有90余名教师获“一师一优课”省市一等奖,3名教师提供山东省远程研修课例,8名教师获泰安市“混合式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19年,郑冉老师获得山东省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宋巧珍老师作为国培专家就混合式教学多次外出讲学。

信息技术,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实小这一百年老校又焕发了勃勃生机,2017年被成为全国首批“文明校园”。

信息革命的浪潮,时代的发展变革,正让我们的教育呈现一种新生态。让这种新生态成为新常态,正是我们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深度导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