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志愿者的能量有多大?志愿者组成的志愿队伍又能在创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岱庙街道,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队伍蓬勃发展,在眼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关键时期,多彩的志愿服务队伍纷纷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助力创城,为文明添彩。
老骥伏枥,初心不改——9年网格信息员的责任担当
逯乐明老人是岱西社区的一名网格信息员,他在这个“新岗位”上已经九年了,此前38年他作为岱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在社区已经奋斗了38个春秋,三十多年来凭着对社区事业的执著和忠诚,立足社区实际,团结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把岱西社区建成了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向上的新社区。
退休后,他并没有放下初心,转而以社区网格信息员这个“新身份”继续投入社区“战场”,联合社区居民、楼长吴秀焕、任传芳共同组成网格信息员志愿服务队伍,在近年来的创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区时常能看到老人们的身影,谁家乱扯电线充电,他们会及时劝阻制止;婆媳吵架了,他们就是义务调解员;小区的汽车堵了,他们就是社区交警;哪里的宣传版面坏了,他们第一时间通知社区。三位老人用脚步丈量出社区创城的“最后一步”,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的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小小的”网格信息员,在社区创城中发挥了“大大的”作用,他们已过古稀却仍在发光发热的“志愿者”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岱西人”。
创城谱写退役底色——勇挑重担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在丽景社区迎春路63号院,每天都能看到退役军人马勇的“红色身影”。早7点,马勇就已经走在小区检查的路上,对乱停乱放、绿化带垃圾、楼道垃圾进行例行查看,这是自2017年他作为退役军人来社区报道后每天都做的事情。
迎春路63号院,这个建于七十年代的老旧小区院子虽小,问题可不少。今年创城以来,马勇主动要求认领最难最重的任务,将“小院创城”的难题主动承担下来。随着创城攻坚进入白热化阶段,修补破损路面、凌乱架空线整改、更换楼道电灯、下水道改造等一系列创城问题都随之整改,马勇更是没有缺席小院的每一次“蝶变”,小区里的居民亲切的叫他“老马”,看见他都会说:“老马又来了!”
像马勇一样的退役军人,丽景社区一共有8个,按照网格划分承担着像“小院”一样的难题小区,面对丽景社区工作人员少,女同志多的现状,8名退役军人展示出勇挑重担、主动作为的军人风采。
青春力量,创城有我——哪里需要去哪里的青年志愿服务队
“将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定为东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周,在这两周里不定期一天开展助力创城、环境美化、文明劝导、上门服务等类型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辖区的青年、团员都能贡献青春力量,让小区居民生活的更舒心。”社区工作人员曹丽说道。
这也是社区创建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初衷,借助大学生毕业后需要将团关系转到社区这一契机,社区团支部联合自管团员以及辖区内驻地单位团青年组成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创城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以创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赵金蕾是社区的一名普通团员,从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召开第一次会议,她就积极参加,直到现在开展每一次志愿活动,她也是第一时间来到社区做准备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哪里需要志愿者,我就出现在哪里”。
小小少年,点亮文明之光——南关社区“创城小卫士”
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捡拾小区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南关社区“小卫士创城队”的孩子们几乎每周都会开展这样的志愿活动。今年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南关社区发布“创城招募令”,社区里的孩子们纷纷自愿报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建设文明家园,点亮文明城市。
“我妈妈是南关社区的工作人员,知道妈妈每天都在参与创城工作,我也想和妈妈一起,替她分担一些,通过参加这几次志愿活动,我知道了创城的辛苦,虽然很累,但是看到环境再一天一天变得更好,我觉得很有意义。”小志愿者李睿轩每次都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希望为创建美好家园尽一份力。
南关社区“小卫士创城队”自成立以来,已经先后到金园东区、金园西区等多个小区开展志愿清扫活动,对小区楼道和卫生死角进行了全方面的打扫和清理,清除墙面乱贴乱画,用砂纸打磨墙面鞋印污渍,即使汗流浃背,孩子们也没有怕苦怕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