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2004346682K/2021-0006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组配分类 | 主要负责人解读 |
关于泰山政办发〔2020〕14号泰山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的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更新时间:2020-10-16 |
关于泰山政办发〔2020〕14号泰山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的政策解读
一、创建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健康日益成为政府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饮用水、食品、空气污染等危害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导致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不良生活行为和方式引发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
今年,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运转,在疫苗未问世前,控制新冠肺炎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培养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的健康习惯,这都是健康教育最常用的干预手段。
二、创建的依据
2019年6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这是国家层面指导未来十余年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文件。依据《健康中国行动意见》,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办发〔2019〕32号)。
2019年11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9〕15号),要求各地健全完善协同推进机制,科学制定目标,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
2020年1月23日,为全面开展健康泰安行动,加快推进健康泰安建设,泰安市人民政府下发了政发〔2020〕4号《关于印发实施健康泰安行动加快推进健康泰安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基本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左右,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0‰、4.0‰、7/10万,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级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家水平,为健康泰安全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年,泰安市卫生健康委下发了《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的通知》(泰卫办发〔2020〕24号),明确提出泰山区加快健康促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三、创建的意义
在全区实施“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助于向广大市民普及健康知识、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通过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市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四、创建工作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全区健康促进体制机制和领导协调机制,制订相关政策。把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制定健康促进示范区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
(二)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开展需求评估,根据基线调查与社区诊断结果,选择性针对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开展群体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开展健康管理,实施效果评估。
(三)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场所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加强健康促进阵地建设,在社区,公园建立“健康一条街”、“健康主题公园”,开展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和健康家庭评选。
(四)加强健康促进媒体宣传。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区宣传推广,宣传各类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为健康促进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五)开展项目监测评估督导。开展创建工作阶段进展督导,负责组织对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考核、评估。
(六)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采取逐级培训方式,提高各成员单位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示范区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提高建设能力,和开展二级培训的能力,提高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七)加强健康促进重点项目宣传。结合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健康山东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卫生主题日宣传等工作,开展各类健康传播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八)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将健康社区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居民健康的系列政策和相关措施,组织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创建活动,30%的社区符合健康社区标准。
(九)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制定促进师生健康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健康促进学校所需经费在学校经费中列支,有专人落实健康促进学校相关工作。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无烟学校建设(前提条件),辖区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负责组织实施“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指标的落实。
(十)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开展无烟环境建设,辖区20%的规模以上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十一)健康促进机关建设。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单位建设,各单位有健康促进领导小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有系列健康促进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全区机关和事业单位50%的达到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十二)健康环境建设。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或空气污染指数(API)不超过100的天数≥300天。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小区直饮水的水质检测指标达到标准要求,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符合相关要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2%。
(十三)健康促进公共场所建设。各主要商场、银行的电子广告、电子字幕滚动显示健康促进核心信息标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控烟等健康知识。各小餐饮店、药店进行科学饮食、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控烟等健康促进宣传。各小网吧、小美容院、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厅等设置固定宣传栏,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促进宣传。各类宣传活动有视频截图、现场图片、宣传播放记录等资料并完整归档。
相关文件:泰山政办发〔2020〕14号关于印发《泰山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